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電商貢獻率占零售百強80%,網店轉讓助線下轉型
在最近發布的《2014年度中國零售百強榜》上,雖然僅僅只有7家電子商務企業入圍,但是這7家電商對于整個零售百強的銷售增長貢獻率為82.7%,遠遠高于傳統零售行業。一方面表現出來的是電商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無以倫比的統治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也為所有傳統實體零售敲響了警鐘。網店轉讓作為一種新興的轉型手段,獲得了不少企業的密切關注。
拓展零售全渠道
在《2014年度中國零售百強榜》的前八強中,除天貓、京東等純電商平臺外,實體零售幾乎無一不增設線上平臺。轉型線上、布局O2O項目等拓展全渠道銷售成為眾多傳統企業自救的方式。
蘇寧O2O運營總監王波認為,傳統企業發展O2O項目不僅是打通渠道,而是二次銷售,會帶來更多消費點。如果全產業鏈做得好,會找到用戶的更多需求,做好O2O會對銷售有幫助。雖然轉型線上很大程度上減輕地租與人工成本,同時彌補線上短板,但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對于拉回客流、挽救業績作用并不會很明顯。據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百強企業房租支出增長10%、人工成本增長9.2%,同比分別下降1個和8.8個百分點。
找回商品經營主動權
面對電商的沖擊,實體零售各尋出路,如銀泰商業牽手阿里、王府井聯姻百聯、利豐,成立主攻自營品牌百府利公司等。購物中心除了豐富體驗業態外,在營銷活動上更加傾向于向消費者傳遞生活方式,這也反映出實體零售對于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回歸消費者、商品經營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在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看來,購物中心加大餐飲、新興體驗業態等都是為迎合消費者關注,更多的是階段性策略,但從根本上卻缺乏競爭力。“中國實體零售的定價、商品主動權都在供應商手里。雖然國內零售業還無法做到真正的買手制,采取自行采購自營模式,但也應該管控好自己的商品、庫存,同時提供專業化服務,逐漸回歸自身經營本質。”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主任王耀表示,傳統零售商高增長、高利潤的時代也已經過去,零售企業未來需要回歸零售經營的本質,提升零售經營水平,降低經營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更有價值的商品,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挖掘線下客流
在零售百強榜中,7家電商銷售共計1.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0.1%,占百強整體銷售的比重為32.8%。另外,據統計,去年包括百貨、超市在內的主要零售企業共關店201家,較2013年的35家同比增長474.29%,創歷史之最。
對于實體店,場所優勢最為明顯。雖然電商線上流量巨大,但缺乏線下場景體驗。實體零售與電商合作,雖然在短時間內取得不錯的效果,但電商合作實體店的目的便是吸取場所優勢,以彌補自身短板。線下實體店最大的優勢便是線下場所流量,很多傳統零售企業都在奮力彌補線上短板,卻忽略了自身最寶貴的場所流量優勢。
相比電商平臺,危機感較為欠缺的實體零售將拓展全渠道、增加體驗業態作為應對之策。雖然天貓、京東等電商對上至海外市場、下至基層農村是都已全面布局,但未來經歷轉型與優化后,能夠擁有自身產業,可以把控品質與價格的傳統企業將會更有發展前景。
對于小企業或是個人企業來說,最靠譜的轉型方式還是開網店,但是新網店初期難逃競爭力較弱的問題。網店轉讓通過簽訂轉讓合同,直接將店鋪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進行了轉讓,讓剛剛轉型線上的企業也能擁有高等級店鋪,更順暢的完成線下朝線上的轉型工作。
上一篇: 上一篇:移動支付刺激傳統零售業轉型,淘寶店鋪轉讓成商家首選
下一篇: 下一篇:新開淘寶店,如何選擇快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