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淘寶活動催生先漲價再參加活動,警惕促銷陷阱
價格陷阱已經不算新鮮,在各個行業里都有,尤其是零售行業。據媒體報道,一般各大商場節假日的促銷活動最最常用的招數就是“先漲價、在打折”,再次基礎理念下,又催生出更多的花樣繁多的名目,例如:200當做500花、滿200返現金100等等……
相信這樣的促銷標語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并不陌生:
“走進京城各大家居賣場,不難發現今年“五一”促銷比往年來的要“早”一些,部分商家已是卯足了勁,集中打出各種形式的促銷牌,打折、團購、抽獎和送禮各施其法,以各種折扣“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慧聰家居網
“很多消費者都有這樣的經歷,標著打折字樣的商品,實際價格有可能比打折前還貴。今天,國家發改委通報說,一些大型商場欺騙、誘導了消費者,存在優惠折扣價高于原價、返券促銷價高于原價、不如實標示附加條件等價格欺詐行為。”
——雅虎中國
其實很多細心地消費者通過對于活動前后的價格做了比對后,這種伎倆就不攻自破了,不過畢竟買賣過程中大多數時候是存在信息不對稱的,以為占便宜其實真的吃虧的買家還是占絕大多數的。因而眾商家利用買家的心理作用,更加樂此不疲的創造出花樣繁多的活動類型。
淘寶當然也不會和其他實體商場有本質區別,目前淘寶主要的活動有:聚劃算(團購)、跟隨購、金幣兌換等等,第三方的有聯邦超市等,可謂名目繁多。活動本身初衷是好的,希望給買家帶來實惠,給賣家帶來銷量。但是虧的太多的話,誰也不會愿意,所以,即使每個活動都要求打折之前有數個“真實交易”記錄以證明價格,但是誰又能夠評判和確定該“真實交易”紀錄一定是真實的,一定不是賣家做出來的嗎?
搞活動本來是好的,不過現在的淘寶活動多少還是有一些浮夸和浮躁:很多活動一定要9.9元包郵,很多活動規定不得高于5折,眾所周知,很多世界著名品牌的東西一般從不打折和過分打折,打折本身是一把雙刃劍。而在淘寶參加活動的賣家,也沒有幾個是真的能夠賠得起,賠本賺吆喝的。扭曲的制度催生求取得行為,浮躁的氣氛帶來欺騙的本質。
現今的淘寶,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買家開始對于活動更加理性了,會更多的搜索、比較,而不會一味的盲目跟風。所以在淘寶創業的賣家也應該重新審視一下眾多的活動,到底是否適合自己,想好了再參加,不要最后因為價格貓膩惹的一身騷。
上一篇: 上一篇:90后叛逆小子屢闖淘寶 月收2W不是夢
下一篇: 下一篇:新手開網店,起步應該賣什么呢?賣什么信譽升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