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農村電商參與“雙11”,生態改造是關鍵
電商巨頭們涌入農村已經過去快1年了,在這一年時間里,農村電商作為一個嶄新的產業鏈,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同時也確實為很多農村地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如今,在農村電商即將迎來自己的第一個“雙11”之際,我們需要看到,火爆的農村電商還有著諸多難關需要攻克,而以阿里巴巴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企業們若真是想要開發農村電商市場,除了繼續資金的投入以外,更需要的還是方式上的創新。
當前的農村電商進軍策略主要存在著三個方面的誤區:首先是照搬城市的流量電商作風。雖然流量是電商發展的根本,但是對于農村地區人群實際上網時間并不多,真正能起到的轉化效果極低。
其次電商下鄉依然在采用低價促銷的方式,這對于本身就習慣集市購物的農民們來說并不新鮮,而大件商品農民也更注重實物參照。電商企業們若只是一味的想要把產品傾銷在農村市場,那對于價格敏感型的農村用戶來說必然無法長期獲利。
最后,大多數快遞目前都無法做到將包裹送到農民家中,只能送達城鎮后又農民自取,無形之中增添了農民的時間負擔,這對于每日作息安排較為嚴謹的務農人員來說是難以頻繁承受的。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3種情況,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農村現有電商生態的不成熟,所以想要發展農村電商,打造農村電商生態是關鍵。如何實施,主要還是要靠以下三個方面:
1.當地意見領袖
農村淘寶各地合伙人均是當地的活躍分子,腦子活有技能,在外打過工,村里人緣好。這些優勢自然使得居民對農村淘寶服務站有天然的信任,換句話說,村民很容易將對意見領袖的信任轉移至農村淘寶上。
2.政府支持
最后一公里的物流以及倉儲的建設這些都是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的,如在安徽舒城,當地政府與菜鳥物流合作承擔起包裹由縣城往各級村淘服務站配送的職責。
除此,政府的支持與背書也可促進農民觸網的動力,去年阿里召開全國縣長大會,與政府已經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村淘在此處優勢比較明顯。
3.農村商品的外銷
這也是整個農村電商的重中之重,如上文所言,過于強調刺激農村銷售如單條腿走路難以支撐整個農村電商生態。而以往淘寶C店的農產品銷售模式對于一般農戶門檻又太高,難以真正刺激農戶的觸網熱情。于是,單個農村淘寶服務站就成為一個個農產品銷售中心,在當地有一定威望的合伙人會統籌資源集中發貨,不僅保留了農戶參與電商的積極性且降低了門檻,一箭雙雕。
這次“雙11”,可以看作是各大電商企業不同農村電商發展模式的一次考驗,到底什么樣的方式才是真正適合農村電商的,此次“雙11”之后,便可見分曉。
上一篇: 上一篇:“雙11”前無奈出局,選擇網店轉讓并不后悔
下一篇: 下一篇:專家提醒:電商即將減速,不要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