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電腦上訪問映客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個號稱站在移動直播風口的最大移動視頻網站,日活1500萬的直播平臺已經開通PC端。
如果單獨看直播App特別是移動直播App開通PC端并不是個案,花椒成立之初就開通了PC觀看,一直播也近期上線了PC頁面,當然傳統以pc起家的斗魚、熊貓、虎牙的pc端更是強勢。
但 開通PC端頁面放在這家號稱站在移動直播風口的直播軟件身上,卻不由得讓南忘川嗅到一絲絲的不尋常,盡管PC端僅可觀看、無法發起直播,但映客此舉,不僅 意味著”放棄”了引以自豪的移動直播優勢,同時也意味著映客主要吸引的目標受眾已經由一二線城市的90后新興人群延伸到三四線的小鎮青年。
映客拓展PC端的目標顯而易見,那就是吸引更多的非移動用戶和三四線城市用戶,將觸角延伸到斗魚、虎牙等領域的野心可見一斑。此舉盡管會增加帶寬成本,手機端內容不經優化直接展示在PC端帶來的是用戶體驗的降低,但這依舊阻擋不了映客獲取更多直播用戶的野心。
對于直播這樣的燒錢模式來說,用戶增長遠比盈利模式更能獲得VC的青睞,這也是為什么虎嗅作者辯手李慕陽在援引第三方資料指出映客數據造假后引得投資人鄭剛在朋友圈50萬懸賞求造謠黑幕。
一、映客激進的to VC風格
模式本身之分為to B和to C,在政府主導的行業延伸出了to G。而在VC興起后,誕生了眾多的to VC項目,這些項目的目標并不是為了營收,甚至不是為了企業的良性發展,它們的目標是獲取更多VC的青睞,通過持續的融資成為活得最久的那個人,通過耗死對手來達到上市的目標。
映客就是一個to VC的典型。
首先映客的定位是社交視頻直播應用,映客投資人表示自己就一直在尋找下一代社交產品,映客就是這樣的全新社交工具。
但 直播本身并不可能成為一種社交方式,一方面直播一對多的關系根本不可能有社交性,只能算作粉絲經濟,社交更多的雙人之間的一來一往的互動。我不知道李宇春 站在舞臺上問你們好嗎,或者挑選一個粉絲互動算不算全新社交?另一方面直播主要通過彈幕互動,滿屏的彈幕讓直播互動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其次,to VC項目的目標是快速的用戶增長而非盈利,而用戶增長多用非常手段。映 客為了數據刷榜和涉黃被App Store在一月內三度下架而不得不改名,此后更是將直播單房間在線峰值刷至1000萬,根據行業平均數據,房間峰值是觀看總值的1/10,意味著傅園慧 直播約1億用戶觀看,業界消息稱直播行業已經擁有2億受眾,照此估算映客份額占據了整個直播的半壁江山,YY和斗魚估計會表示不服。
二、不簽約帶來的巨大風險
相較于斗魚每年1.1億簽約主播,虎牙每年1.2億簽約主播的巨大費用支出,映客則并未簽約任何主播,連映客頭牌的球姐和二姐都幾乎沒有簽約約束。據南川哥了解,二姐Alice現在每月的映客底薪不過6萬元,無形中節約了每年數千萬的成本。
奉佑生也介紹映客為了自由和公平,對優秀主播每月給予的底薪只有區區3000元。然而這就導致了映客對主播缺乏掌控力,主播在任意時間完全可以跳轉到任意平臺,只要有新的平臺愿意簽約。畢竟映客給予主播的可忽略的底薪對于游戲主播千萬級的底薪實在是太少。
對于直播平臺來說,直播是一個靠粉絲經濟聚集和驅動的行業,在直播中用戶并不是單純的觀看內容,本質是因為喜歡主播而產生的互動行為。
用戶追逐的是主播而不是平臺,粉絲對主播的追逐恰如粉絲對明星的追逐。
忘川哥打入過幾個主播的QQ粉絲群,粉絲的瘋狂讓人咋舌,哪怕深夜直播也有粉絲第一時間響應,打賞,主播的動態粉絲都會在第一時間分享。
直播類別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游戲直播,主播跳轉到新平臺后就帶走了原平臺數十萬上百萬的粉絲,小智轉投熊貓TV后首秀的觀看人數超過150萬,這意味著他為熊貓TV帶來了150萬的全新用戶。
映 客的秀場直播和其他平臺的游戲直播完全一樣,無論播出的內容是游戲還是聊天,都只是內容的載體,粉絲是因為主播而觀看直播,游戲或秀場的內容本身并無太大 差異,核心主播的離開同樣會帶動粉絲的離開。你會為了看楊洋的《微微一笑很傾城》而登錄優酷,而當楊洋新劇登錄愛奇藝時眾多迷妹又會舍棄優酷。
當有一天其他的游戲直播愿意花費數千萬簽約映客前百大頭牌時,映客恐怕才會認知到簽約主播的必要性。
三、月度上億的運營成本
到目前為止,映客披露已完成B輪融資,合計為1.78億元,這是映客在兩個月內三次融資的瘋狂背景下完成的最為快速的投資之一。
如此瘋狂的融資速度一方面說明映客的增長勢頭很猛,另一方面也說明映客對資金的需求很渴望。奉佑生在專訪也毫不避諱地表示自己選擇賽富的原因是投資到賬最快,兩周到賬實現了VC打款的極限,其中的原因昭然若揭。
映客融資如下:
2015年5月,奉佑生獲得老東家多米音樂500萬的天使投資
?A輪是金沙江,賽富和紫輝三家投的2500萬。
?A+輪昆侖萬維領投的8000萬融資。
?B輪融資6800萬,昆侖萬維投資。
從三個方面我們可以來窺探映客的盈利壓力:
1.巨大的運營成本
奉佑生在財新的專訪中介紹,映客每月的成本在1億元規模,而本身映客遠遠未達到盈利狀態。這意味著映客的融資只夠用兩月的,盡管之前用戶少、費用不高(畢竟1月不過300萬注冊,8月已經1.2億注冊),但以此估算映客賬面可能并沒剩余多少現金了。
之前也出現多次映客融資不暢倒閉的傳聞。對比直播平臺的運營數據來看,虎牙直播2015年月度虧損3.87億元,帶寬成本2.4億,而虎牙的日活只有數百萬,照此估算映客僅僅帶寬成本就要超過5億元。
2.瘋狂的廣告投放模式
映客在6月開啟了瘋狂的廣告投放模式,在央視奧運頻道cctv5和cctv1,各大戶外LED及1500個影院和20余個戶外地標LED上瘋狂砸錢。
在入不敷出的當下,映客選擇了非目標受眾的聚集平臺,目的顯而易見——尋找下一個投資者。
3.太過克制的商業化
商業化一定程度的確會干擾用戶體驗,但產品天生就是為了盈利而存在的,所以眾多企業在商業化和產品上尋找平衡點。
映客極度地排斥商業化,南川哥也有朋友在映客就職,她給到我的回復是我們注重用戶體驗,不能做商業化合作。
從兩方面我們可以窺探到映客對于商業化的排斥:一方面映客上幾乎沒有商業化的內容,哪怕是硬廣,另一方面映客的廣告刊例中的開屏廣告爆出了驚人的400萬天價(日活1500萬)。
這個刊例有多高呢?我們對比廣告成本極高的新浪微博,移動端日活9800萬的新浪微博開屏廣告刊例為100萬,第三方數據顯示微博的使用頻率明顯高于映客。如果我們以同樣的打開頻率來毛估二者CPM的價格會發展,映客的CPM價格是新浪微博的24倍以上。
映客天價的廣告刊例從另一側面證明了映客對廣告的排斥。盡管奉佑生在財新專訪提到視頻是最好的承載廣告的方式,創造基于直播的廣告業態和形態這是一個核心的關鍵點,但映客并不考慮廣告營收,即使一直播,花椒,斗魚等紛紛推出商業化策略的現在。
四、疑似刷數據的怪圈
直播平臺在2016年紛紛開啟了數據造假模式,映客也不例外,之前流傳的映客21人定理在被爆出后兩個月之后的現在,映客仍未調整數據策略。
南川哥凌晨四點看到一位在映客直播的大主播(常規同時在線峰值1.5萬,當天被映客降權只有4000用戶在線)在互動時表示,映客顯示4000+同時在線,實際真實用戶應該為30多個,該主播讓粉絲評論1打招呼表示在線,包括南川哥在內僅有13位評論。
此前映客因刷榜被App Store三度下架就不說了,映客數據瘋狂的造假以馬東直播為分界點,此前映客最高峰值不超過1.5萬,馬東首秀刷新了280萬,此后傅園慧直播更是刷新了1087萬的同時在線人數峰值。
之所以說疑似刷數據從一個側面可以窺探,傅園慧直播賬號粉絲數從800萬躍至1000萬時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如果以直播峰值是觀看總值的1/10的行業均值來看,傅園慧直播預計1億的網友觀看過,如此高的數據同樣不由得讓人懷疑。
映客目前與主播分成比例是7:3,與YY等平臺持平,這保證了一定的營收,另一方面映客設置了嚴苛的每日提現金額,5級用戶每天只能提現200元,65級每天也只能提1萬。
趙 本山女兒社會你球姐一次直播獲打賞80萬需要提取25天才能提取完畢,這就導致一般主播每天盈利需要多次才能提取完畢,增加了映客的資金沉淀,讓映客的現 金流得以流轉。然而映客天生的基因導致映客存在較多的問題,我們也可以看到映客將H5網站的介紹由社交直播平臺變更為直播媒體的定位變化。
直播平臺風起云涌,風口變化快,平臺獲得融資帶動平臺的進化加快。映客想要活到最后,關鍵是進入產品的良性循環,夯實內容和產品的護城河,此時映客傳播的自由和公平才有可能真正的落地,無簽約情況下才有可能真正與簽約制和經紀制平臺相抗衡。
然而更現實與緊迫的是,在to VC路上的映客能找到一個個的接盤俠,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 上一篇:抖音漲粉必備的技巧,抖音漲粉絲需要用到哪些技巧?
下一篇: 下一篇:抖音短視頻上推薦的機制,抖音短視頻其中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