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34
總有一些小需求,根本寫不出PRD——姜太公公
你是否遇到過寫不出PRD的小需求呢?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需求”。
加個按鈕,改個顏色,加個跳轉,刪除個邏輯……blabala~ 這種情況下,你說寫PRD吧?寫10個字兒寫完了。不寫PRD吧?和開發童鞋直接溝通,,開發完成后發現和預期相差八百里。那么,你是怎么處理“一句話需求”的呢?你在處理過程中和開發溝通的愉快嗎?
舉一個實際例子:
產品:在這個頁面增加一個「回到頂部的按鈕」。這個需求的場景是用戶在列表頁一直滑滑滑,突然想回到頁面頂部,這個按鈕可以幫手用戶快捷回到頂部
技術:好的
一天之后……
產品:這個「回到頂部按鈕」為啥出現在首屏?我還沒有滑呢為啥它就出現了?這時候不需要回到頂部啊?技術:你說過嗎?
所以你看,“一句話需求”真是說時一時爽,上線之后都是填不完的坑。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給開發講“一句話需求”開發總是做的跑遍了?明明是一個很簡單的需求啊!
其實,“一句話需求”沒有錯,錯的是你踩了“場景”和“實現效果”兩個大坑。要高效的溝通“一句話需求”,可以嘗試的遵守如下兩個原則:
原則一:“一句話需求”不要談場景,要講“當前狀態”!
原則二:“一句話需求”不要談實現效果,要講“用例”!
原則一:“一句話需求”不要談場景,要講“當前狀態”!什么是場景?簡單來說,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了什么事情產生什么結果(who+when+where+what+how)
產品經理必需會談「場景」。就像一個情場老手必需時刻把“我愛你”掛在嘴邊一樣。有了它,你幾乎戰無不敗。直到某一天你遇到一個開發,你手捧粘著露水的玫瑰,深情滿滿的說“我愛你”,開發扣著腳說“啥?”,想想也是夠掃興的了。
那正確的姿勢是什么?描述當前狀態。
如下圖,故事原作者是「老李說」,圖片截取自UI中國
回到上文加「回到頂部按鈕」的例子,產品說的“這個需求的場景是用戶在列表頁一直滑滑滑”就是這個需求的場景……
這樣的描述,開發會有如下疑惑:
列表頁:哪個列表頁?搜索結果頁,促銷列表頁?是只加單個列表還是全局添加?列表頁狀態:在初使狀態是否添加「回到頂部按鈕」?在空狀態時是否添加「回到頂部按鈕」正確的描述應該是:
在“搜索結果頁”,用戶處于瀏覽態(沒有任何「可點擊浮層」覆蓋在“搜索結果頁”上),而且當前曝光商品處于屏幕的非首屏,此時需出現一個「回到頂部按鈕」。備注:只要滿足上面的條件,無論上滑手勢或者下滑手勢都可吊起「回到頂部按鈕」展現
正確的描述“當前狀態”,應該盡可能用結構化的語言。結構化的目的是為了讓“一句話需求”的表達更加接近于開發思維,從而減少和開發的信息理解分歧錯誤稱。下面是幾種常見的“當前狀態”的描述,可以進行參照:
當前的物理狀態是什么?斷網狀態,網絡欠好狀態,網絡通暢狀態……當前的用戶狀態是什么?瀏覽狀態,確認狀態,輸入狀態,等待狀態,初始狀態……當前的頁面狀態是什么?無結果狀態,處于第幾屏,是否為疊加層……原則二:“一句話需求”不要談實現效果,要講“用例”!“一句話需求”講實現效果可以嗎?可以是可以,但是問題是,實現效果是一種感性的描述,而開發是理性的動物。這就是我們的代溝。當你說出實現效果時,你的邏輯是:「首先腦海中有畫面,然后話語描述實現效果」
可是開發通過你的一句話可以準確的倒推回和你腦袋里面的畫面嗎?
回到上文加「回到頂部按鈕」的例子,產品說的“用戶突然想回到頁面頂部,這個按鈕可以幫手用戶快捷回到頂部”是這個需求的實現效果……
那怎樣的描述可以更加精準的幫手開發理解呢?講用例。用例是用戶完成目標的方法和步驟。告訴開發用戶的任務,前置條件,用戶做了怎樣一個操作。
正確的描述應該是:
前置條件:用戶點擊手勢或者長按后的松開手勢預期結果:頁面回到頂部,「回到頂部按鈕」消失總結為啥把“一句話需求”單獨拎出來,一方面是有的需求小的根本無法寫出PRD,另一方面本著敏捷開發的原理,處理好“一句話需求”可以幫手我們團隊提升效率。那么PRD怎么寫呢?下回分解吧。
PS: 你被哪些“一句話需求”坑過嗎?歡迎大家留言踴躍留言
作者:姜太公公 ?(微信號公眾號:grandpa_jiang) ?產品老流氓,終身學習者。致力于研究產品方法論,解決小白PM的疑難雜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