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來,網貸行業有些動蕩不安,陸金所“瘋狂債轉”風波剛剛平息,紅嶺創投又爆出打算清盤的消息,在剛過去的這個七月高溫肆虐,可這兩位行業的大佬卻讓不少投資人著實心涼了一把。而除此之外,讓投資人鬧心的還有行業嚴重的“資產荒”,繼本年春節之后,近期很多平臺又出現了“無標可投”、“標的秒搶”的情況。
隨著網貸監管政策的逐一落實,行業中的大額標的正在被逐步清理,優質資產端短缺的瓶頸日趨凸顯。盡管有很多從業者認為“資產荒”只不過是個偽命題,并且隨著消費金融、科技金融等新興細分領域的崛起,行業還大有潛力可挖,但目前網貸行業面臨的現狀是:優質資產依舊難求。那么,難道真的像業內所盛傳的那樣,網貸行業的“資產荒”時代已經到來?
“其實從去年開始,所謂的‘資產荒’現象就已經出現,很多平臺都存在無標可搶或標的秒搶的情況,這樣的緊張局面直到本年也未能得到很好地緩解。鑒于目前可投標的不足、滿標速度加快的情況,很多平臺也是削減了活動力度,像之前那種花式吆喝吸引投資者目光的盛況已不復存在,,如何找到足夠的資產來消化投資人的資金和熱情,已成為很多平臺面臨的難題。”互融寶總經理劉宗才說到。
面對行業的“資產荒”,加上嚴苛的政策監管,網貸平臺的發展前景是否會因此變得更糟?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事先來看一個數據,據網貸之家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 7 月底,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已經突破 5 萬億大關,與去年同期的 23904 億元歷史累計成交量比擬,其增幅達到了112.43%。互融寶運營總監荀勇認為,出于近年來政府對金融行業監管力度的考量和判斷,隨著各項監管政策的逐步落地,未來的網貸行業極有可能將迎來新一輪的發作。
在過去的這幾年,網貸行業的發展可謂是盛極一時,而其背后的風險大家也是有目共睹。e租寶事件、校園貸風波等眾多亂象橫生,擾亂了互聯網金融秩序,致使監管部門政策頻發,專項整治雷厲風行,自此網貸不再是野蠻生長的灰色地帶,它有了合法化的地位,同時也被監管層做了金融功能區分,為了防范和降低風險,“小額分散”就這樣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合規路上的一個緊箍咒。“目前的網貸行業正處在合規轉型的關鍵時期,陣痛在所不免,資產出現青黃不接也屬正常現象,尋找符合監管要求的優質資產破局是各網貸平臺的當務之急。”互融寶風控總監孫靖在談及資產荒問題時說到。
筆者認為,現階段各平臺在資產端的爭奪之所以如此激烈,與我國目前還不可熟的征信體系有著很大的關系,由于缺乏相關數據和風險判斷依據,大量潛在的優質資產無法很好地被挖掘和辨別,這也讓很多有資金需求的個人和中小微企業仍然面臨著借錢難和融資難的問題。
互融寶董事長孟雷先生體現,資產端是平臺發展的關鍵要素,誰能以合理的成本找到優質資產誰就能博得發展先機,網貸行業已逐漸進入合規發展階段,相信未來對優質資產端的挖掘和爭奪將會成為各平臺之間競爭的核心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