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級云辦事商青云QingCloud (qingcloud.com)日前頒布頒發,完成金額為10.8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
本輪投資方包孕招商證券國際、招商致遠本錢、陽光融匯本錢、中金佳泰、泛海投資等多家機構,,藍馳創投、光速中國等早期投資方跟投。
青云的D輪融資,是目前國內云計算行業財務性融資單筆最高金額。
云辦事是耗時費力的事,青云的融資數字加快,是不是因為燒錢變快了?
“實際上,并不是。”青云QingCloud市場副總裁劉靚說,“本輪融資之所以強調是財務性融資,是要區分于戰略性投資。”
“事實上,2016年,青云頒布頒發實現稅后千萬級人民幣盈利,云計算屬于重資產行業,盈利不容易,亞馬遜AWS運營了整整10年才實現盈利,而青云僅用了3年。D輪更多的是和我們后續的IPO進程有關。”
目前,青云正在拆分VIE進程中,準備在國內本錢市場上市。
青云QingCloud融資情況:
2012年6月,完成A輪融資,金額是200萬美元,投資方為藍馳創投,公司只有三位創始人。當時的中國,云計算市場還在在討論概念的階段。
2013年12月,青云公有云正式上線半年后,只有7個人的青云獲得2000萬美元B輪融資,光速安振中國領投,藍馳創投和經緯中國跟投。這是當時中國云計算辦事市場單筆最高的融資。
2016年3月,青云完成C輪融資,金額是1億美元,由兩家人民幣基金領投,藍馳創投跟投。
技術主導
三人拉起近三百人的極客團隊
青云QingCloud 2012年創立,黃允松、甘泉和林源是三位創始人。
在此之前,CEO黃允松在IBM實驗室工作了9年,做底層技術研發。甘泉和林源也同樣有在IBM工作的經歷,三人的共同特點是專注技術。
“三位創始人奠定了青云這家公司非常濃厚的極客氛圍和工程師文化。”劉靚說,“云計算是一個技術話題,青云之所以能夠安身在中國云計算市場,能夠收獲大量重要的企業客戶,原因在于早在青云成立之前,我們底層技術架構的積累就已經開始。”

青云QingCloud的三位創始人
其實,關于青云,最初給的定位是一家企業級云辦事商,“企業級”這三個字非常關鍵,因為在中國云計算市場上,“青云與眾差別的和最大的價值所在就是鎖定了’企業級’”。
目前為止,青云能提供的辦事和業務形態包孕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托管云,綜合云計算解決方案,給用戶做咨詢、安排、搭建、后期運營辦事等綜合辦事,“所以我們是云計算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2012-2017年這五年間,青云QingCloud商用四年,公司規模從3個人到近300個人,在全國有24個數據中心,其中10個自營,14個合營的數據中心。
青云目前有超過100家的合作伙伴和超過70,000家企業客戶。
現在完成了D輪融資,青云QingCloud CEO 黃允松說,
本輪資金將主要用于加大ICT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推進全球骨干網絡建設、擴大行業與區域市場覆蓋;
增加企業辦事生態建設投入,聯合更多合作伙伴繁榮企業應用的開發與交付市場。
核心業務:以應用為中心
“創始團隊在技術和企業辦事的經驗,讓青云連結了企業辦事的基因,同時能更準確駕馭傳統IT對于產品技術的需求。”劉靚說。
青云認為,要通過云辦事,讓企業IT能力的應用,像水和電一樣。
假如是一個養殖場,想要整個養殖自動化,包孕傳感器、檢測、喂食等等,首先需要基礎的架構,包孕裝滿了IT的基礎設施,保證其健康運行,好比人力、時間成本、機器等等。
然后是應用開發平臺,安排其他應用,互聯網的創新發展到必然程度,瓶頸就在于怎么樣讓更多應用,用起來更簡單更有效。
好比對于一個公司而言,當你用一臺機器的時候,只需要一個人來辦理,當機器數量達到100臺、1000臺呢?
這就不是一個人、100個人能辦理的——因為會更加復雜,復雜程度是會指數級的增長,這就要求對整個IT架構的整體規劃辦理,而企業辦事云平臺,就是要讓IT變的更經濟之外,還要變的更簡單。
怎么去解決?
青云認為,交付給企業的辦事,應該是直接可以用的應用軟件,而不需要企業來本身做這些事情,企業云平臺辦事就是要完成倒三角的工作,完成最后一部分工作。
劉靚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在創立之初,青云的創始團隊就認為,云計算將是未來企業的IT形態,云辦事商提供的產品必需滿足企業級的需求,才能夠符合未來企業的發展需求。
而企業級云辦事的尺度是完整的、性能優異、安適可靠、敏捷、極致彈性、快速擴展。
首先它是完整的,除了主機以外,還要有網絡,要有組網的能力;
其次性能要足夠好,企業的應用和個人應用是紛歧樣的,非常重,需要IT系統上承載這些應用的云資源自己有非常好的性能;
此外,要安適可靠。青云的理念,網絡要100%的二層隔離,因為如果在網絡上不進行隔離的話,就很難提供企業級的云辦事。
事實上,青云的業務形態一直在不停地豐富,交付的業務和核心形態,包孕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
在混合云方面,例如華潤創業,其業務特點是對內部相關的業務系統會安排在私有云上,對外辦事,尤其是互聯網類相關的業務會安排在公有云上。
青云云辦事的生態布局
對于企業來說,選擇和安排第三方的應用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應用軟件,是否便利的安排和辦理;二是能不能打通所有的數據,讓開發者很容易開發和交付。
在青云的平臺上,無論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企業客戶都可以一站式使用各種企業辦事。“云”自己是IT的概念,它解放的是以傳統硬件和軟件為基礎的傳統IT模式。
“未來,在青云的平臺上,我們交付和提供的不但僅是IT辦事,還有類型更為豐富的專業企業辦事。”劉靚說。
從2017年開始,青云面向未來的戰略標的目的逐漸清晰:
首先,戰略轉向“以應用為中心“,深入企業業務場景。
對于企業用戶來說,他們真正的需求是業務的快速響應,能夠支持業務的快速創新。青云鎖定“以應用為中心”的戰略,大力去建設AppCenter,聯合更多的企業級應用的開發者和辦事商一起針對差別企業的業務場景去交付企業用戶真正需要的應用。
其次,擴大業務深度和廣度上的覆蓋。
深度層面,在即將在本年7月召開的Insight大會上,青云的研發團隊將要發布一些重要的產品,這些產品將標識表記標幟著青云具有承載銀行級核心生產系統的能力;
在廣度上,覆蓋更多的行業,以及三四線城市。
青云QingCloud CEO 黃允松體現,本輪融資融資后,QingCloud將增補和完善自身的產品和辦事,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更貼近業務場景的企業應用與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從基礎云辦事商向綜合企業辦事平臺的升級。
作為青云A輪到D輪融資的投資方,藍馳創投辦理合伙人陳維廣體現,
之所以持續加注青云,是因為看好云計算市場的長期增長以及QingCloud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技術優勢。
藍馳認為,如果企業擁有不變和可彈性擴展伸縮的云計算能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優勢才能更好的發揮,而QingCloud是國內少有的具有國際技術水平且有商業化經驗的優秀團隊,短短幾年,通過AppCenter,與合作伙伴一道提供從IaaS到PaaS和SaaS層的全方面云辦事,建立起一個多元、開放、包容的云計算生態。
未來,QingCloud的產品與辦事體系將涵蓋從功能芯片,到基礎設施辦事,到開發平臺,到企業應用交付的IT全產業鏈條,以QingCloud超融合一體機為核心,實踐以軟件為靈魂的新ICT制造,并逐步實現軟件定義的智能廣域網建設,通過ICT產業的融合與重構,改造社會生產、商業決策與公共事業辦理流程,加快科技創新,推進智能社會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