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thinkPHP5框架數據庫連貫操作之cache()用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介紹
TP5中自帶的緩存系統,是File型緩存。也就是文件型緩存。存儲地址是:根目錄\..\runtime\cache(根目錄指public)。
這個緩存系統相較于redis,memcached肯定有局限性的,自動更新以及緩存數據的復雜程度上有區別。但是對于一些簡單的查詢等還有很有幫助的。比如文章等這些內容使用起來還是不錯的。
cache可以用于select、find、value和column方法,以及其衍生方法,使用cache方法后,在緩存有效期之內不會再次進行數據庫查詢操作,而是直接獲取緩存中的數據,關于數據緩存的類型和設置可以參考緩存部分。
存儲cache
1. 簡單的存儲
//查詢news表中id=10的新聞存儲于cache中,寫true默認讀取配置的中緩存時間,db():助手函數
db('news')->cache(true)->find(10);
//你也可以自定義時間,60秒表示
db('news')->cache(true,60)->find(10);
2. 指定緩存標識
//緩存標識可以理解為鍵,就是當你想要去取出緩存中的某條數據的令牌,id=15的存進cache并且給定下標為key
db('news')->cache('key')->find(15);
//當你想要去取出id=15的這條數據時候
$data = \think\Cahce::get('key');
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來讀取這條數據,此處類似于session()
3. cache方法支持設置緩存標簽
db('news')->cache('key',60,'tagName')->find(15);
更新cache
現在這么看有一個問題,當你的項目運行了一段時間了豈不是會產生很多的緩存文件,文件越來越多,每次請求去找cache文件的時候浪費的時間可能比直接查詢數據庫更慢。怎么辦呢?
TP5有一個cache自動更新的方法。就是同數據有刪除或者更新操作的時候會自動刪除掉老的緩存文件。
//查詢id=328的存進cache
$list = db('news')->cache(true)->find(328);
//現在進行測試下,你手動去數據庫修改id=328的某個字段的值,然后再次進行第一次的查詢請求發現數據庫修改的字段沒變,這時候就是讀取的緩存,然后
db('news')->update(['id'=>328,'title'=>'測試']);
//這時候你再次請求會發現獲取的數據改變了 ,這時候不再是讀取的緩存,因為你做了更新操作,重新寫進緩存了,當然,以上說的這種情況前提是使用的主鍵查詢的
更多關于thinkPHP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查看本站專題:《ThinkPHP入門教程》、《thinkPHP模板操作技巧總結》、《ThinkPHP常用方法總結》、《codeigniter入門教程》、《CI(CodeIgniter)框架進階教程》、《Zend FrameWork框架入門教程》及《PHP模板技術總結》。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基于ThinkPHP框架的PHP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tp5.1 框架數據庫高級查詢技巧實例總結
- ThinkPHP5.1框架數據庫鏈接和增刪改查操作示例
- PHP利用pdo_odbc實現連接數據庫示例【基于ThinkPHP5.1搭建的項目】
- PHP7使用ODBC連接SQL Server2008 R2數據庫示例【基于thinkPHP5.1框架】
- thinkPHP5實現的查詢數據庫并返回json數據實例
- tp5(thinkPHP5)框架數據庫Db增刪改查常見操作總結
- tp5(thinkPHP5)框架實現多數據庫查詢的方法
- tp5(thinkPHP5)操作mongoDB數據庫的方法
- thinkPHP5實現數據庫添加內容的方法
- tp5(thinkPHP5)框架連接數據庫的方法示例
- thinkPHP5框架實現多數據庫連接,跨數據連接查詢操作示例
- tp5.1 框架數據庫常見操作詳解【添加、刪除、更新、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