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3日訊 從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到機器轟鳴的廠房園地;從塔吊林立的建筑工地到流光溢彩的城市腹地……行走于西安,無處不活躍著強大的經濟細胞,詮釋著西安發展最直觀的一面。
一組關于市場主體的數據統計,讓人們直接感受到了西安對于激發市場活力的實效所在。2014年,全市工商機關新登記市場主體103498戶,較上年同期增長52.34%,全年平均每小時產生11.81戶市場主體,每個工作日產生413.99戶市場主體。西安經濟發展的活力突破了厚重的歷史沉淀,正在以最大的激情和力量前進著。
市場主體的激增,得益于去年年初西安市推出的西安市工商局推出了放寬名稱登記條件、簡化住所登記手續、放寬公司注冊資本登記條件、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放寬經營范圍登記條件、實行先照后證”制度等一系列落實政策的改革舉措,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大大激發了社會創業熱情和市場活力。
在這其中,私營企業的發力尤為明顯,根據2014年《西安產業結構和投資信息參考》,全市各類市場主體總量截至2014年底,登記注冊的私營企業累計146629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8.86%,較去年同期的3%的增長率有了明顯增幅。同時,本年度新發展私營企業40830戶,較2013年增幅達177.89%。
另外,西安的區位優勢、人才數量、生態人文、經濟實力、政府服務等優勢,特別是對產業發展明確的規劃,不斷吸引各類企業前來投資。去年全年,西安市實際引進內資1692.79億元,同比增長18.35%;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7.03億美元,同比增長18.3%,總量占全省的88.6%。
以高新區為例,去年全年高新區招商引資碩果累枝,全年實際引進內資497億元,同比增長25.8%;實際利用外資14.8億美元,同比增長11.6%。三星效應持續放大,截至目前,已有60家三星配套企業落戶高新區;全年新引進美國強生、美國伊頓、蘇爾壽等世界500強企業項目10個;世界500強企業美光也第四次在高新區增資,投資2.5億美元與臺灣力成科技公司合作建設封裝項目……
在對外貿易調結構方面,西安市也取得新進展。西安市商務部門充分放大政策效應,為西安市400余家外貿企業爭取中省市扶持資金,引導企業加強自主品牌建設、開拓國際市場。進出口產品市場呈現多元化格局,國際市場覆蓋率不斷擴大。陜重汽、西電、標縫等企業已在中亞等地區形成品牌影響力。
去年全年新增外貿企業627家,同比增長38%,全市外貿企業已達4168家。外貿調結構成效明顯,去年全年西安市機電產品進出口201.8億美元,增長48.7%,占進出口總值的80.8%;服務貿易保持高速增長。實現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1.5億美元,增長28%,產業發展呈現出高附加值產品突出、產業結構高端化趨向明顯等特點。
在經濟產業向前發展的同時,政府部門也在不斷出臺針對具體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配套政策;簡政放權等改革也給市場讓出了空間,成為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優化市場環境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