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沙實施CEPA先行先試綜合示范區
南沙實施CEPA先行先試綜合示范區作為粵港澳合作發展南沙新區”的啟動區,總面積約108平方公里,包括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南沙濱海生態新城主城區和面積約8平方公里的海港城(南部臨港產業配套服務中心)兩部分,按城市功能劃分為蕉門河中心區綜合服務中心、橫瀝靈山島區域合作綜合服務中心、珠江街東部濱水區優質居住區、東部新城、慧谷、海港城六大片區,將重點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專業服務、科技創新與研發設計、教育培訓、休閑旅游與健康服務、航運物流、文化創意與影視制作等領域深化粵港澳合作,通過設立國際航運綜合試驗區、鼓勵生產服務業發展等方式,構建現代服務業產業鏈,與先進制造業共同形成珠三角發展動力,同時著力打造濱海生態新城區,建設珠江口灣區優質生活圈示范區。
2.服務外包示范園區
重點引進信息技術外包服務(ITO)(軟件研發及外包、信息技術研發服務外包、信息系統運營維護外包)、技術性業務流程外包服務(BPO)、技術性知識流程外包(KPO)企業。
南沙服務外包示范園區被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廣州示范區之一,是具有濱海特色的服務外包產業園區,2008年—2010年連續三年榮獲廣東省推進服務外包先進園區一等獎,廣州南沙軟件(動漫)人才培養培訓基地被市發改委認定為市軟件(動漫)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園區建設有南沙資訊科技園、南沙科技創新中心、蒲州高新科技園等公共服務平臺,已有軟通動力華南總部、廣東新華南方軟件外包、UL檢定檢測等30多家項目進駐。服務外包產業作為南沙產業升級的重點發展行業,除享受國家、省、市有關的優惠和補貼外,南沙開發區還每年安排專項經費對服務外包產業進行扶持,推動園區積極承接國際及港澳服務外包產業轉移,大力吸引服務外包企業及培訓機構落戶。
3.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重點發展平面顯示、半導體光電技術、集成電路、新材料、新能源及生物醫藥等高科技產業。
發揮南沙資訊科技園和南沙科技創新的孵化功能,利用汽車、裝備、造船等產業的雄厚工業基礎和教育部南沙現代產業研究院、中科院廣州工研院、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等的研發優勢,建設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著力打造智慧南沙”。
4.南沙核電裝備產業園
擬發展百萬千瓦級核電關鍵設備制造,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核蒸汽供應系統供貨能力,形成產值超500億元的現代產業園區。其中,一期包括輸變電設備制造集聚區(以廣州西電為龍頭,大力發展輸變電設備制造產業,打造完善的輸變電設備產業鏈)和核電裝備制造集聚區(以東方電氣為龍頭,以與中廣核集團共同開發核電裝備產業園為契機,大力發展核電設備制造產業,打造完善的核電設備產業鏈)。二期總規劃面積為8.092平方公里,北至十五涌,南臨十八涌,東至萬環西路,西至洪奇瀝水道。園區征地拆遷工作已基本完成,詳細控制性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正有條不紊開展,相關核電產業扶持政策正在加緊編制。擬主要發展核島主蒸汽供應系統、常規島主設備、AP1000模塊化組裝及核電輔助設備等產品領域。
招商方向:核島主蒸汽供應系統重點發展主泵、堆內構建、控制棒驅動構件、穩壓器、氨注箱、硼注罐等核島主設備部件;常規島主設備重點發展汽輪機、發電機(總裝)、氣水分離再熱器、常規島管道管件;AP1000成套組裝,包括結構模塊、管道模塊和設備模塊。
5.電子信息產業園
位于南沙開發區萬頃沙八涌至十一涌之間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地塊(含南沙出口加工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領域: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推進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生產、光電子、新型平板顯示、半導體照明等領域的發展,重點構建半導體照明產業鏈。
6.南沙保稅港區
南沙保稅港區于2009年7月通過國家有關部委驗收,成為全國第五個、廣東省第一個通過國家正式驗收的保稅港區,是目前我國對外開放層次最高、手續最簡便、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區位優勢最明顯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港區包括港口區、物流區、加工區三個部分,規劃總面積7.06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封關運作面積3.7平方公里。客戶對象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公司、承運人、貿易公司、跨國制造企業、跨國采購企業、出口加工貿易企業等。開展的業務包括:存儲進出口貨物和其他未辦結海關手續的貨物,對外貿易(包括國際轉口貿易),國際采購、分銷和配送,國際中轉,檢測和售后服務維修,商品展示、研發、加工、制造,港口作業,以及經海關批準的其他業務。
●港口區
位于珠江出海口的龍穴島,是珠江西岸唯一一個專業化深水集裝箱碼頭,現擁有3500米可靠泊世界最大型集裝箱船舶的10個10萬噸級泊位和420米駁船岸線,碼頭配置了先進的信息系統和機械設備,能夠滿足整箱、散貨拆裝箱、冷藏箱、危險品箱等各種貨類的堆存、裝卸等碼頭服務,碼頭全天24小時通關作業。目前,中遠、中海、馬士基、地中海、達飛、長榮等世界前二十大集裝箱班輪公司均已進駐南沙港區,開通抵達歐洲、美洲、非洲、澳洲、東南亞、中東等地的國際直航班輪航線。
●物流區
規劃面積1.44平方公里,由保稅物流中心、倉儲中心和江海聯運碼頭構成,與港區隔路相鄰。首期規劃面積90萬平方米,倉庫面積50萬平方米,堆場面積7.38萬平方米,已有6.3萬平方米倉庫投入使用,阿布扎比博祿、天運國際集團、勝記倉集團、迅通物流、東方海外、三井物產等多家物流企業進駐開展物流業務。
●加工區
位于南沙萬頃沙十涌至十一涌,規劃面積1.36平方公里。加工區內建有驗貨場、監管倉庫和驗貨平臺等設施,配有驗貨平臺、視頻監控系統以及與海關H2000聯網的電子地磅系統。加工區主要面向IT、光電、精密機械、家電等產業開展招商。目前,日本出光、日立工機、廣州名仕寶等項目已進駐加工區,多家大型外資企業正在洽談投資進駐事宜。
7.第三產業服務區
圍繞打造宜業宜居的濱海新城和珠三角優質生活圈示范區的目標,南沙重點打造以蕉門水道、鳧洲水道及南沙島(進港大道以南)沿岸、橫瀝東部—珠江街北部沿岸核心區為主的珠三角現代服務業核心區(珠三角CBD),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商貿業和高科技產業,引進投資者參與商貿、房地產、酒店餐飲、旅游等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務業設施建設,同時,大力引進金融、會計、保險、法律、咨詢、會展、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構建具有集聚力、帶動力和輻射力的城市經濟中心區,形成與先進制造業配套的相關服務業體系,形成引導南沙智慧發展及服務珠三角城市區的核心功能區。
8.南沙智慧島
立足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充分發揮南沙自身優勢,依托國際和粵港澳合作,整合利用國內外智慧資源,以南沙實施CEPA先行先試綜合示范區為抓手,以技術創新為動力,率先加快物聯網等智慧技術研發和智慧產業發展,率先利用物聯網等智慧技術對存量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城市管理等進行智慧化改造,率先構筑珠三角的物聯網,率先開辟智慧發展新路,促進經濟社會和城市智慧化,最終把南沙新區及濱海新城建成服務粵港澳、輻射全國和影響亞太的智慧城市”先行區,引領 智慧廣州”示范區。
招商方向:重點開展智慧島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智慧技術創新中心、云計算中心、智慧產業園、港口智能化、智慧企業總部、智能產品交易中心、國際智能社區、高水平智慧教育機構、智慧政務示范等項目的招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