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戰略創造性地提出以信息化融合國際化,正切合當前佛山產業、企業國際化轉型的強烈需求。信息這一生產要素如何推動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城市國際化又如何嵌入智慧”?近日,佛山市外經貿局局長張建輝接受本報專訪,詳細闡述他的理解和實踐。本報特將此作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思想交流階段第六篇刊出。
家電要創造新的需求
記者:信息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在佛山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過程中,如何很好地去理解以及應用它?
張建輝: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在當前經濟全球趨勢越來越明顯的背景下,很及時地解決了佛山產業、企業走國際化的需求。
可以從三個方面去看待:一是產品層面。東芝中國區總裁在佛山提出一個觀點,即工業發展到當前水平,若要可持續的健康發展,就必須創造新的需求。那么,佛山工業的新需求是什么?以家電為例,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電飯煲是由東芝發明的,他當時就創造了一個家電領域的新需求。那么,當前的電飯煲的產品提升需求在哪里?就是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產品中,實現產品功能、設計的提升。
第二個方面與企業有關。能夠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的企業,其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國際化水平。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實際上提示一個內涵,即當前企業的國際化水平正需要信息手段去提升,比如企業的國際化管理,需要應用ERP(企業資源管理)、PDM(產品周期管理)、CRM(客戶關系管理)等先進信息技術進行提升。
最后則是政府以及社會怎樣從國際化角度去提升城市對企業的服務功能,比如信息化的公共服務平臺,包括進出口通關環境、RFID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等等。
我們發現,企業要利用信息化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其中一個關鍵環節就在于政府提供的服務也要信息化。目前,我們正配合省里推動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公共平臺,實現企業、外經貿、海關三方聯網,實現電子業務申報、審批備案聯動、動態聯網管理”,最終形成開放式的加工貿易信息化管理大平臺格局。
重點引進RFID、軟件開發產業
記者:近年來,佛山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把服務外包作為當前產業結構調整和利用外資的重中之重,目前這項工作進展情況如何?
張建輝:應該說現在正處于全球服務業新一輪的轉移潮當中,因此我們應該把握這個機遇,引進一批國內外大型的外包企業,培育一批具有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本地服務外包骨干企業,將佛山建設成為華南地區較大規模和潛力的承接服務外包產業聚集區和人才高地。
這個目標需要多方面支撐,目前佛山市財政每年都會統籌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促進服務外包發展。資金主要用于支持服務外包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服務外包企業的培訓、認證;人才培訓與引進;服務外包投資促進與市場開拓等。另外,各區也正在制訂扶持服務外包發展的配套政策。
廣州目前是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廣佛兩地應該加強在服務外包產業的合作,共同開展服務外包產業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