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金融危機與國內擴大內需冷熱夾擊的市場環境下,10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2009全球交付論壇顯得意義非凡。
此次論壇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主辦,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和中關村管委會承辦,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和北京軟協企業管理顧問中心共同協辦。
當前軟件與服務外包行業全球格局發生了哪些變化、接包方如何調整外包策略以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中國企業如何在歐美市場樹立品牌等一系列熱點問題,成為論壇上國內外軟件與服務外包行業權威人士熱烈探討的話題。
據了解,全球交付論壇是北京地區規模較大,且頗具影響力的軟件與IT外包國際性會議,前身是中國軟件外包國際峰會,已經成功舉辦過5屆。
在此次論壇上,與會人士普遍認為,當前全球軟件與服務外包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中國軟件與服務外包企業面臨著新一輪發展機遇。
加強國際合作
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及在我國居領先地位的軟件外包公司之一,今年已經連接2個海外巨額訂單。
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全球化官吳建說,該公司為貼身服務外國客戶,專門在海外建立了服務中心??梢哉f,是海外戰略成就了今年的大訂單。”
在此次論壇茶歇間隙,有很多中國企業在與外國企業或協會商談合作事宜。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些企業普遍認為應該進一步加強我國與歐美及亞洲其他國家在軟件外包及IT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軟件與服務外包企業擴大國內外市場份額,樹立國際知名服務品牌。
雖然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美國經濟疲軟、匯率變動等影響,2007年全球經濟和信息產業發展速度減緩,但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依然取得較快發展,世界信息產業的產業結構繼續向以軟件和信息服務為主導的方向過渡。
業內人士認為,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商務模式目前正處于一個急劇、根本性”的轉變階段。通過外包業務模式促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軟件企業不斷涌現,是各國實現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國際化和跨越式發展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模式,符合新一輪國際產業外包潮流的大趨勢。
巨量內需市場或釋放
與此同時,隨著國內銀行、能源、電信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加上國家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實施,在岸外包業務發展迅速,悄然成為一個新的亮點。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軟件處處長姜廣智表示,目前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就是我國本地外包市場有了巨大增長,使得國內軟件外包業務愈發成熟,改變了整個市場結構。
姜廣智提醒國內軟件外包企業也要重視本土外包市場。他透露,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將出臺政策,在未來3年內將北京市所有政府信息化項目全部釋放給軟件外包企業,這將形成一個可觀的外包市場。
目前,我國許多傳統行業都面臨產業升級和效率提升問題,眾多企業也逐步認識到這些問題的重要性,而軟件與信息技術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我國政府對服務外包產業的扶持力度也不斷加大。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就明確提到了對服務外包產業的支持。因此,從長遠看,我國IT服務外包行業將會有長足的發展。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與會人士普遍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選擇通過專業分工來提高綜合競爭力,由此將帶來國內服務外包需求的巨量釋放。
服務外包展現新亮點
今后幾年,跨國公司的研發外包將使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創新藥物研發國家。同時,綠色信息通信技術(ICT)以及云計算等在服務外包領域也將嶄露頭角。眾多與會人士認為,這些趨勢代表了全球外包格局的最新變化。
近年來,隨著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作為新型高端服務性產業的生物醫藥研發外包(CRO)服務發展勢頭迅猛。其中,我國和印度在該領域的發展尤為矚目。
據了解,我國的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長,成為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2008年,我國的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服務市場約為2.6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可增長到4.3億美元。在全球研發服務需求轉移的刺激下,CRO企業快速涌現。在短短的五六年時間內,我國已涌現出400多家CRO企業,且服務內容不斷擴展到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化合物篩選、制劑研究等細分領域。
此外,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這兩個國內CRO企業聚集的高新區,逐漸形成了中國生物技術外包聯盟、中關村CRO聯盟、浦東新區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服務聯盟、生物醫藥研發外包工作委員會等聯盟組織,并逐漸發展為國內CRO的中堅力量,成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研發領域的兩個亮點。
統計顯示,北京生物醫藥研發服務業的年收入已超過50億元。從服務內容看,北京在藥物臨床試驗、藥物臨床前研究、新藥開發與轉讓等方面已形成規模,并擁有了一批特色專利或專有技術。
不過,有專家指出,總體上看,我國的生物醫藥研發服務企業依然處于起步階段,規模普遍偏小,有待建立一些行業標準、指南或規范,進一步提高研發質量,樹立中國的CRO品牌。
與此同時,綠色ICT和云計算等一直徘徊主流話題之外的產業,今年也開始大熱。
與會專家指出,從概念上看,人們往往認為ICT產業為低能耗、低排放產業,但由于其市場規模巨大,能耗及碳排放的嚴重性決不能低估。
ICT產業溫室排放研究報告指出,平均一個服務器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于一部每加侖汽油跑15英里的多功能跑車一年的排放量,而且常規數據中心大多數服務器未被充分利用,約有90%容量為空閑,但仍排放二氧化碳,而ICT產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左右源自數據中心。
這也是為什么通信巨頭廠商近年來都爭先恐后推出節能減排型綠色基站的原因,相應環保技術創新已成為全球電信巨頭開創綠色ICT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元素之一。
此外,云計算與軟件+服務(S+S)理念在國際金融危機后也是風起云涌,其對軟件開發和軟件外包業都將產生相當的影響。
與會專家表示,云計算將為我國外包產業提供巨大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