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要將一個問題分析透徹,就要將問題分解成足夠細的“粒點”--保證每個粒點都沒有不確定的因素,這樣才能說明每個粒點對問題的影響程度。所謂要做到復雜問題簡單化,首先要懂得簡單問題復雜化,這是方法論。
筆者在《話務壓力模型及其應用》一文中量化分析了日人均話務壓力(通話強度)對ATT的量化影響,建立了一個話務壓力模型,闡述了ATT、質量、效率之間的辯證關系,并進一步說明了如何應用該模型評估ATT的合理波動范圍、進行人員招聘和排班的測算。
若ATT只受話務壓力影響,兩者關系應出現下圖虛線描述的模型ATT形狀,而事實ATT的波幅相對小很多,說明ATT還受到其它諸多因素的制約。(圖1)
這些因素包括:(人)業務熟練度、(環)業務周期、(材)話務構成、(機)系統支撐、(法)話術標準等,下面就選擇前三種因素嘗試進行量化分析,并提出控制對策。
二、人員業務熟練度對ATT的影響
我們選擇話術簡單的“A技能”來分析,分別取3~5月的A技能ATT統計數據進行環比(如下圖2):
3月份開始采用新上崗員工和隊列溢出等策略接聽處理A技能話務,隨著業務熟悉度的提高,ATT從138秒下降到127秒,環比有8%的下降幅度,說明加強培訓操作,可以有效降低ATT。
【控制對策】
根據最小方差管理法,找出ATT異常人員,按照PDCA循環,實施針對性措施,如加強培訓指導,配合必要的考核,提高異常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小對整體ATT的影響,5月份開始就對此類人群的ATT進行了關注和指導。
三、業務周期對ATT的影響
目前NCC月度業務周期可分4個時段,月頭1-3日是上月遺留問題的催促處理:配送不及時、到貨差異破損、帳務問題等;3-6日是BB下預訂單、16-24日是預訂單兌現、27日至月末是現場為KPI沖刺階段;2007.11~2008.02期間,月度ATT都是“頭高尾低”的走勢,我們取1月ATT作為代表,但在2008.03~2008.05期間,卻出現“月末彈起”的現象,我們取4月ATT作為代表。(下圖3)
從上圖可見,月頭的上月遺留問題(配送不及時、到貨差異破損、帳務問題等)、月末現場沖刺KPI等客戶流程因素對ATT有明顯影響。需要特別說明的是,4月27日后ATT有一個明顯的揚起,這是客戶業務政策調整的直接反應,在下一節中詳細分析。
四、話務構成對ATT的影響
為了分析“話務構成”和“業務周期”影響ATT的關聯性,我們還是取08年1月和4月的來話小結分布比例占前5位的數據,進行參考分析:(下圖11)
ATT-4月為197秒,ATT-1月為208秒,季度首月同比下降11秒(-5.3%)。一直以來,“來電核查”是各小結分類中比例最大的話務,它的業務流程、話術和界面操作相對簡單,通話可控性強,隊列ATT約是Inbound其它隊列的55~60%。4月開始有的“拒絕核查”(7.2%)實際上也屬于來電核查,由于規范執行的不明確性,“其他”類中有一半也作為來電核查,4月總量占28.2%,1月21.1%,同比增長了7.1%,簡單話務比例的上升必然帶來整體ATT的下降;業務政策咨詢和配送問題是相對復雜的話務,4月共占12.8%,1月共占15.2%,環比下降2.4%,同樣道理,復雜話務比例的下降也必然帶來整體ATT的下降;(1月內部轉接6.3%,4月1.3%,同比1月約下降5%,主要是單技能和全技能間的轉接,主要是后者將規定的單技能話務轉給前者,也包括前者將碰到的小部分復雜問題轉給后者,2月之后沒有此特殊,且從量上來說對ATT起不到決定性的影響)。
上面是從整月數據分析話務構成對ATT的影響,下面從日數據分析導致4月ATT“月末彈起”現象的原因。(下圖12)
從圖12也可以明顯的看出:ATT“月末彈起”現象的原因同樣是“簡單話務比例的下降必然帶來整體ATT的上升;復雜話務比例的上升也必然帶來整體ATT的上升”;具體因為Avon調整了業務政策,從3月開始,每月27日18:00后至月末NCC不受理來電核查,因此該類話務從27日的25%左右突降為0;拒絕核查的量比也有-7%的大幅下降(從12%下降到5%以下);而復雜業務如政策咨詢、配送問題則有+6%的較大幅度上升(約從10%上升到16%)。
我們把話務構成簡單化,假設只有“來電核查”和“Inbound”兩大隊列,在上下6%的波動范圍內,取ATT(sp)=120秒,ATT(in)=215秒,“SP來電核查”話務占比=x,則“Inbound”話務占比=1-x,ATT(all)=y,整體通話均長y與“SP來電核查”話務占比x存在如下線性關系:(下圖13)
在6%的波動范圍內,用4月實際日來電小結數據進行驗證,這種線性關系和實際情況是吻合的。
【控制對策】
客戶的業務周期和NCC話務構成的分析結果是一致的,它讓我們知道了“是什么”,然后再弄清楚“為什么”和“怎么辦”:就是深入客戶業務流程,了解這類復雜業務的外部流程,找出流程瓶頸,是否存在標準不清晰的地方,設立控制點,加強監控考核。若簡單話務比例高且影響了服務水平,可以考慮電子渠道分流(IVR、網頁自助等)、技能調整、隊列溢出等手段進行控制。
五、總結
應該說NCC目前的ATT處于可控的合理波動范圍內,只需關注ATT過長的差異人員,加強監控指導即可。
呼叫中心的人員ATT只是表象,內藏玄機,我們并不主張動輒用考核手段強壓,而需要深入挖掘,根據主因有側重點地采用以下手段:加強系統支撐、梳理業務流程、優化業務腳本、加強熱點培訓、加強對差異人員的指導并配合適當的考核,才能從根源上科學有效地控制ATT,降低服務成本的同時保證服務質量。
六、后話
前文和本文都是從報表數據分析ATT的影響因素,筆者將在后文中介紹如何通過抽樣的方法進行驗證,并確定超長通話類型、分析成因,提出改善策略。
中國電信廣州10000號外包呼叫中心
于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