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京東市值無限逼近百度 BAT要變天?
中國互聯網發展近20年,可以說近十年為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三家公司所主導,細數國內的投資和并購市場,不少案例背后都有BAT的身影。競爭如此激烈,那么BAT三大巨頭誰會先跌出陣營呢?
本周一,京東發布了2017財年Q1財報,所有業績數字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京東實現了上市三年來的首個單季(以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盈利,凈利潤達到了3.5億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為凈虧損8.7億人民幣。股價在本周首兩個交易日上升近8%,其市值逼近550億美元,距離中國互聯網三巨頭BAT的百度只有15%的差值。
百度近一年來的股價僅小幅增長,核心原因是主營業務搜索出了問題——營收增速僅為個位數,同時凈利潤大幅下滑。京東股價在去年6月觸底,反彈至今漲幅超70%。很多人驚呼京東終于開始賺錢了,其實過去一整年,京東以非美國通用準則衡量都在盈利,而且在更早的2015年,主營業務京東商城的經營利潤率已經為正,趨勢早就顯現。
據了解,京東整體營收增速保持在40%左右的相對高位,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達到16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8%。而市場今天看待百度的標準就是盈利能力,因為商業模式已經非常成熟,但百度去年的凈利潤同比下滑了近三分之二,今年一季度依然同比下滑超10%,下行壓力不小。如果沒有意外,京東很可能在下半年實現超越。
但不管是BAT、JAT或是JBAT,今天互聯網格局對于“老三”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騰訊和阿里領先實在太多,騰訊市值已經超過3000億美元,阿里以不到100億美元的差距緊隨其后,百度今天的體量只有其五分之一,所以討論京東入局或者超越百度意思并不大,值得關注的是,京東有沒有可能向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兩位領跑者發起沖刺?
阿里和騰訊已經找到了除了淘寶和游戲這兩個“現金奶牛”之外的新增長點。阿里的云計算業務連續幾個季度實現超過100%的增長,核心電商業務(淘寶+天貓)占比已經降到90%以下;騰訊在游戲收入占比已經從2015年的78%降到71%,剩下三成由廣告業務(微信朋友圈、公眾號、移動端新聞和視頻應用)、微信支付和騰訊云貢獻,增速極快,而且騰訊現在還是京東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8%。
而京東的新業務,即將獨立的京東金融應該承載了京東尋找新增長點的巨大期望,但目前的體量還遠遠無法和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抗衡;4月正式組建的京東物流子集團顯示了劉強東開始把京東的物流能力輸出提上議程;其他的諸如京東保險、京東云、京東智能和海外業務都是不錯的戰略布局……只是所有這些新業務都才剛剛起步,當在京東財報的收入構成上能看到一個或多個呈高增長態勢的新業務時,京東才具備了追趕前兩位的籌碼。
上一篇: 上一篇:天貓店鋪轉讓合同怎么簽訂?需注意什么?
下一篇: 下一篇:提升淘寶店復購率?請做好這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