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軟件到底是免費,還是收費好?談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軟件的出路。周五的時候,我在一個軟件渠道大會上,有人問我,如何讓企業的App能夠更大規模的推廣起來。
中國企業管理軟件廠商的痛:
第一:企業管理軟件的市場其實很難開拓,你可以很輕易影響消費者,但是你無法影響中小企業的老板,你無法形成一種規模化。
第二:中小企業業務類型,軟件能解決的痛點,根據企業的規模、企業的所在行業、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痛點也在改變。
第三,企業管理軟件是有思想的,企業領導者需要認同在軟件中的思想。
第四,企業管理軟件的推行需要有一個強執行力的老板,員工綁架老板的事情時有發生,員工們的抵觸,很容易讓管理軟件的實施流于形式。
以上,就是中國管理軟件的現狀,除了財務軟件的普及,中國沒有一家獨大的管理軟件公司,那些期望通過移動互聯網的App的方式,能夠搭建一個企業管理軟件的開放平臺,需要付出多少努力,需要燒掉多少銀子才能成為平臺呢?但騰訊卻可以做到,騰訊也在做自己的企業公眾號,這將是那些期望成為平臺公司的挑戰。所以,我覺得需要優化我們的商業模式。
360殺毒免費,讓我們得到一個互聯網思維,那就是免費能夠獲得大量的用戶。而事實是:企業管理者并不買賬,免費的管理軟件仍然遇到推廣的瓶頸,而假定免費,也不知道未來的商業模式是什么?免費了, 究竟未來通過什么掙錢呢?流量和用戶的堆積能變成錢嗎?
我想的也是今目標等公司考慮的問題,雖然我們和今目標公司關系不錯,但是,我并不認為他們對未來的商業模式想清楚了,企業管理軟件的免費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 的挑戰,至少從很多的人那里聽到,企業管理軟件的免費,對用戶來說,不是錢的問題,真的想用軟件的人,不會因為免費而選擇你,恰恰是功能,解決客戶痛點, 選擇你。
這就是目前企業管理軟件,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管理軟件的痛點。他們在2A和2C之間徘徊。所以我提出:免費增收的商業模式。也就是基礎免費,增值收費的商業模型。免費增收模式(freemium)并不是我,謝億民提出來的一種模型。
我個人認為,作為企業運營的第一把手應該重視商業的創新,他能在廣譜的競爭中獲得一種眼鏡蛇戰略,這種戰略能夠凸顯區別和自己產品的價值。而企業管理軟件的經營著卻要么一點都不免費,要么全部都免費掉了。
免費增收模式是Jarid Lukin創造的,主要代表了基于網絡的商業模式,混合了免費的基礎服務和收費的增值模式。免費增收模式中大量基礎用戶受益于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免費產品和服務。
大部分免費客戶永遠不會變成免費客戶,只有一小部分人,通常不會超過所有用戶的10%,會訂閱(購買)你的增值服務。
這一小部分付費用戶支付的費用能夠貼補免費用戶,只有在服務額外的免費用戶的邊際成本極低的時候,這種模式才可能成立。
這種模式已經被很多企業使用,比如 evernote公司,Flick等,只有高級用戶(付費用戶)才能獲得更大的存儲空間已經額外的功能。
而那些免費用戶并不是沒有價值的,他們也幫助企業省去了大筆的市場宣傳費用。
一種誘釣模式也是免費增值的一種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