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青島將重點扶持服務業發展,逐步實現由制造青島”向服務青島”邁進。7月7日,中共青島市委十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若干重要問題的意見》,《意見》將服務業放在青島產業結構調整的突出位置,提出青島要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到2015年,力爭將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55% 。
《意見》按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新興服務業三大類別,分別提出了發展方向和目標。
對于生產性服務業,《意見》提出,要集聚發展,增強專業化分工和產業關聯度,實現與先進制造業的融合互動。金融業,以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和產權(股權)交易市場為突破點,重點發展風險投資、產業基金等,加快高端金融業態集聚,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現代物流業,打造面向全球的海、陸、空為一體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大型國際物流園區和加工配送中心,培育引進物流龍頭企業,引導工業企業剝離物流服務。科技和信息服務業,以三網融合和物聯網發展為契機,加快新技術孵化應用,提升城市信息化、無線化水平,創建無線城市”。中介服務業,重點發展融資擔保、法律仲裁、信用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十類專業服務業,培育融資租賃、大型加工設備租賃等新型租賃服務業。
在生活性服務業方面,《意見》規定,要以品質化、便利化、網絡化為導向,努力滿足改善民生福利、拉動內需的要求。旅游業,實施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突出發展度假、海上、文化、鄉村、購物、會展和體育旅游,大力發展郵輪經濟和海上體育休閑業,彰顯帆船之都”品牌效應,打造國際旅游休閑消費中心,逐步把旅游產業培育成為青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擴大居民消費的先導產業。現代商貿流通業,合理調整產業布局,提升優化業態組合,扶持品牌連鎖和電子商務,建設便捷完善的商貿流通體系和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房地產業,健全服務網絡,重點發展養老、保健、家政等業態,形成效益優良、服務先進、覆蓋廣泛、門類齊全的新格局。
《意見》還專門規劃新興服務業的發展,提出要大力發展附加值高、需求層次高的新型服務業態和服務方式。文化和創意產業,建設一批高水平文化產業基地,積極承辦國內外重要音樂賽事和文化節慶活動,爭創聯合國城市聯盟音樂之都”;突出海洋文化特色,重點發展影視動漫、工業設計、演藝娛樂、出版傳媒等產業,拓展數字化文化市場,提升創意服務水平。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綠色回收和再制造產業,培育一批節能環保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咨詢評估中介機構,爭取設立排放權交易所,發展碳交易、排污權交易。服務外包產業,堅持在岸外包和離岸外包并重,發展信息技術和業務流程外包,加大外包人才培養和大企業引進力度。會展業,突出以高端品牌會議、大型知名展覽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特色,引導高、中、低端展覽集聚發展,打造國際知名會展城市。
為助推服務經濟發展,青島將在多方面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強化載體支撐,重點培育一批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推進一批服務業大項目,創建一批省級以上服務業知名品牌。強化保持合理投資規模和開發速度,優化商品房供應結構,實現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社區服務業,政策支撐,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制造業分離發展服務業;制定和完善鼓勵服務業發展的產業、土地、價格收費等政策,引導資源要素向現代服務業集聚。強化體制支撐,以爭取國家第一批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研究出臺服務業綜合改革實施意見和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