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春色亚洲色图_亚洲视频分类_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_麻豆一区区三区四区产品精品蜜桃

主頁 > 知識庫2 > 蒲公英linux 防封卡(蒲公英linux開機自啟)

蒲公英linux 防封卡(蒲公英linux開機自啟)

熱門標簽:淮安呼叫中心外呼系統多少錢 銷售外呼系統哪家強 3d地圖標注店鋪 外呼系統號碼池 外呼系統哪家品質好 ae做地圖標注地點 廣州電話電銷機器人報價 怎么申請400這種電話知乎 浙江便宜電銷機器人供應商

本文目錄一覽:

1、自動化打包上傳蒲公英(1) 2、在linux系統下如何安裝網卡驅動 3、樹莓派 桌面有哪些 4、折騰一個工業路由器,4G+智能組網,蒲公英R300A體驗 5、低成本NAS私有云解決方案:蒲公英X1智能旁路盒子初體驗 自動化打包上傳蒲公英(1)

由于公司業務蒲公英linux的需要蒲公英linux,經常需要打企業包并上傳到蒲公英上蒲公英linux,手工打包上傳太浪費人力了,所以前幾天研究了一下自動化,小有收獲,給大家分享一下。

使用了蘋果提供的Xcodebuild,他是xocde的Command line tools 提供的命令

第一步:archive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archive 工程后,實際上我們是把整個工程編譯,然后簽名,變成了一個后綴名為 xcarchive 的文件。通過調用以下命令,我們將整個工程編譯,簽名,然后將生成的 xcarchive 文件放到自己規定的文件夾里。

參數說明:

命令:

如果工程使用了 Cocoapods 來管理第三方庫,那么命令的執行方式上有所不同,因為 Cocoapods 會把工程變成一個 workspace。將 workspace 工程 archive 的命令需要加上workspace這個參數:

第二步:export

將上一步生成的 xcarchive 文件導出,生成 ipa 文件。這里需要用到的命令是xcodebuild -exportArchive

參數說明:

命令:

其他可能使用的命令參數:

大家可以查看 官方文檔 ,這里詳細介紹了xcodebuild的使用。

第三步:上傳蒲公英

蒲公英提供了一種使用Linux下的crul命令上傳App的方法:

參數說明:

上傳結束后,蒲公英會返回一個對象,可以根據返回的數據判斷是否上傳成功。

參考 蒲公英上傳接口說明

通過上述三步即可完成打包上傳蒲公英的操作。

2017.05.08 更新

4月中旬的時候,一次打包失敗了,看了下失敗日志,是由于xcodebuild命令中export操作的參數-exportProvisioningProfile失效導致的。在網上查了下資料, ParadiseKiss的iOS自動簽名打包(xcodebuild) 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之前的命令是:

現在改為:

或者:

參數說明:

在linux系統下如何安裝網卡驅動

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經找到網卡的驅動了啊 ,如果沒有的話就根據網卡的型號到主板的官方或是主板的驅動盤上找一下,應該可以找到對應的linux 驅動,然后按照以下步驟做,不要說我是抄的,我自己親自照著這個做過并且成功了才保存下來的。

希望能夠給像我這樣的新手提供掌握安裝網卡驅動的捷徑

1 確認系統的內核版本

[root@localhost ~]# uname -r

2.6.18-8.el5PAE

我的內核版本是2.6.18-8.el5PAE

2 確認系統是否已經安裝下列包

由于編譯需要用到內核的源代碼包和編譯程序gcc.所以如果沒有的話,要先裝.

查看:

檢查是否已經安裝內核源碼

[root@localhost ~]# rpm -qa|grep kernel

kernel-doc-2.6.18-8.el5

kernel-xen-2.6.18-8.el5

kernel-2.6.18-8.el5

kernel-PAE-2.6.18-8.el5

kernel-headers-2.6.18-8.el5

kernel-PAE-devel-2.6.18-8.el5

kernel-devel-2.6.18-8.el5

檢查是否已經安裝編譯用到的gcc

[root@localhost ~]# rpm -qa|grep gcc

gcc-gfortran-4.1.1-52.el5

gcc-java-4.1.1-52.el5

libgcc-4.1.1-52.el5

gcc-c++-4.1.1-52.el5

compat-gcc-34-c++-3.4.6-4

compat-gcc-34-3.4.6-4

gcc-4.1.1-52.el5

compat-gcc-34-g77-3.4.6-4

compat-libgcc-296-2.96-138

一般情況下如果安裝了內核源碼的話源碼目錄一般都在/usr/src/rRedHat目錄下

如果沒有的話就用安裝盤里面的文件進行安裝

3 驅動程序編譯及安裝

通過官方網站獲取相應的驅動程序,我用的是Intel的e1000e的網卡驅動程序

相應的驅動程序包為e1000e-0.5.8.2.tar.gz將驅動程序包拷貝到/usr/src目錄下解壓縮

cd /usr/src

tar zxvf e1000e-0.5.8.2.tar.gz

完畢以后轉到 cd e1000e-0.5.8.2/src目錄下準備編譯安裝

在src目錄下依次執行 make (編譯驅動程序源碼) make install(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序)

安裝完畢以后將驅動程序生成的*.o拷貝到/lib/modules/2.6.18-8.el5PAE/kernel/drives/net目錄下

cp e1000e.o /lib/modules/2.6.18-8.el5PAE/kernel/drivers/net

然后執行depmod -a加載驅動程序

4 驅動程序測試

我們可以通過modprobe e1000e進行加載 如果沒有提示錯誤信息證明驅動程序已經加載

同時可以通過lsmod查看已經加載的驅動程序

如果在顯示的驅動程序中能夠看到e1000e的字樣說明驅動程序已經加載成功

樹莓派 桌面有哪些

最近閑來無事,看到公司客戶拿來的樹莓派,又想起現在很火的各種智能硬件,突然想學習一下樹莓派,利用樹莓派做一個家用網絡攝像頭,解解悶。

首先,從網上了解一下,樹莓派的配置,價格等,做好前期工作,接下來就是入手一塊實體機(樹莓派3B+),由于一些配件也必不可少,所以一起買了,比如電源線,外殼盒子,風扇,由于樹莓派使用tf卡(microSD)作為存儲設備,所以tf卡也很重要,索性家里有塊不用的16G的tf卡,省了不少錢。最后是CSI接口的攝像頭,如果買官方的要100多,但非官方的20多就能買到,作為初學者,夠用了。

樹莓派到手后,迫不及待的先安裝,先是將散熱貼貼上,然后將風扇和攝像頭安裝上,最后用購買的9層雙色盒子將樹莓派裹的嚴嚴實實,雖說嚴實,但該暴露的接口,一個也不少,所以不必擔心以后加新的小配件時,需要將盒子完全拆開。

發給陌生人的,才是最真實的心情

廣告

?

?

硬件的初步連接完成后,接下來就是軟件部分,首先是操作系統,樹莓派的操作系統非常多,大多是基于linux的。為了安全起見,我選擇從官網上下載最新系統映象,當然最好下載官方自己提供的映象,因為網上大多數教程都是針對官方系統,而第三方系統可能存在各種坑,對于初學者并不友好。

下載完系統后,就是將系統刷入tf(microSD)卡的時候了。我使用usb tool image,這是一款Windows帶ui界面的映象刷入工具,非常直觀和方便。相比傳統工具win32diskimager更好用一些,比如支持壓縮格式,支持中文目錄名等。接下來的操作非常的簡單,先將存儲卡裝上卡套,插入電腦,然后啟動usb tool image(也可以先啟動后插入),在界面左邊選擇u盤圖標后,點擊Restore按鈕,選擇下載的映象文件后,確定。然后就是刷入過程,接下來就是等待,具體時間視機器性能與tf卡存儲速度而定。一般幾分鐘就能搞定了。PS:刷入完成后,有時會看到windows的格式化提示,因為tf卡刷入了系統映象,windows無法發現正常的文件系統,所以會提醒是否要格式化,這時忽略即可。

?

系統終于刷完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將tf卡插入樹派莓,接上HDMI視頻線,最后接上電源線,正式啟動樹莓派。如果一切OK的話,就能在顯示器上看到樹莓派系統的整個啟動過程。由于是第一次啟動,系統還無法連接任何網絡,也沒有任何的輸入設備,這里建議將usb的鼠標與鍵盤接入(樹莓派有4個usb口),以便第一次操作樹莓派。關于樹莓派的桌面,配置,菜單等使用網上可以搜索到很多,這里不細說了,大家可以都找到,而對于我來說,擺脫鼠標鍵盤HDMI線的束縛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的第一步操作就是連接上wifi,并且將wifi設置為啟動時自動連接,在圖形界面下很簡單,在右上角的菜單欄里面選擇wifi,輸入密碼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使用命令行來操作,方法是編輯/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文件,如圖即可。第二步就是打開ssh功能,使樹莓派可以通過網絡被遠程操作,方法是運行sudo raspi-config,然后根據選項,打開ssh,然后通過另一臺電腦連接樹莓派。如圖,終于大功造成了,可以擺脫鼠標鍵盤和HDMI線,做回一個安靜的小板子了。

?

?

好了,下面該攝像頭登場了,樹派莓的官方系統對攝像頭的支持很到位,該有的軟件都有提供,不需要用戶額外再去開發,對于小白用戶或初學者來說是件很nice的事情,當然作為后期有更復雜應用的老用戶來說,還是不夠的,索性官方系統還提供了python及攝像頭操作的相關python開發包,也可以幫助用戶解決更多高級問題。今天作為新手,我們只需要基本能用就行,下面來看看自帶的工具如何使用攝像頭,首先啟動攝像頭模塊,sudo raspi-config 命令后,啟動攝像頭。如圖

?

?

接下來,讓我們試試通過攝像頭來截圖,首先是raspistill命令,運行 raspistill -v -o /tmp/a.jpg,這樣就簡單的用攝像頭拍攝了一張圖片,不相信可以將/tmp/a.jpg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上看一下。-v參數代表了詳細過程的輸出,-o代表了輸出文件路徑,看上去非常的簡單,當然raspistill絕對不止這兩個參數可用,我們可以使用raspistill —help命令了解更多復雜的功能,比如旋轉圖片參數—rotation等。

攝像頭

?

成像照片(由于是倒置的,所以拍出來的是反的,效果還行)

?

說完攝像頭截圖,該說一下截視頻命令raspivid命令了,運行raspivid -o /tmp/myvideo.h264 -t 10000 -w 1280 -h 720 將輸出一段1280x720, 并且時長為10秒的視頻,raspivid 的輸出是一段未壓縮的 H.264 視頻流。

雖然用了raspivid命令后能夠截視頻了,但離我們的網絡攝像頭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不能每次都使用命令生成視頻后下載到本地觀看,這樣也太笨拙了,我們需要的是可以實現網絡查看的攝像頭,說到這里,需要使用上新的工具:vlc,這是一款媒體播放器,并且可以通過網絡以流的方式播放視頻,這樣就可以將raspivid與vlc結合起來實現網絡攝像頭的功能了。首先是安裝vlc,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vlc,然后將raspivid的輸出通過linux管道輸出給vlc,然后由vlc傳輸給客戶端進行實時播放,命令如下:

raspivid -o - -t 0 -w 640 -h 360 -fps 25|cvlc -vvv stream:///dev/stdin --sout '#standard{access=http,mux=ts,dst=:8090}' :demux=h264

從命令上大致可分析出,我們的輸出流為640x360的視頻,從標準輸出中輸出,并且從vlc的標準輸入中傳輸給vlc程序處理,網絡端口為8090,接就是網絡另一端的客戶端,vlc支持的平臺很多,我們可以在windows, ios, 安卓上都下載到它并使用,以ios手機為例,我們下載了vlc后,打開網絡串流,輸入 (地址為樹莓派分配到的ip地址),這樣就能在手機端實時的看到網絡攝像頭的視頻了。

手機app截圖

?

說到這里,我們已經有一個最簡單的網絡攝像頭了,雖然沒有存儲,沒有報警,沒有轉向功能,但至少已經可以通過網絡實時看家里的情況了。。。。。。mmmmmm,但好像還缺了點什么,雖然可以看,但當我離開了家,我就無法使用192.168.1.247這個內網的ip地址訪問攝像頭了,而且現在ipv4資源那么緊張,家里的網絡多數沒有公網IP,做端口映射的機會都沒有,這時,我就需要一個可以穿透內網,訪問攝像頭的工具了,首先進入腦海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花生殼了,這是oray公司的主打產品,可提供內網穿透功能,我們只需要將花生殼運行在樹莓派上,并且將剛剛的8090端口映射到公網,就能在任何地方訪問我的樹莓派攝像頭了。

但是花生殼內網穿透功能,是利用服務器中轉,所以速度上受限,而且所有人都可以訪問到它,安全性也稍差,最重要的是花生殼是tcp應用層上的轉發,所以只能針對特定應用,如果我要訪問ssh,必須再添加一個映射,每訪問一個新的應用就要添加一個,而且只支持tcp協議。所以使用花生殼的念頭打消,轉而使用oray公司的另一個產品“蒲公英”,這是一款智能組網產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虛擬局域網(VPN),相對于我的應用,蒲公英的優勢在于更私密,更快速,更全面。

更私密:不像花生殼,蒲公英只有被管理員加入到虛擬局域網的設備才能互相訪問,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訪問。并且支持加密傳輸。

更快速:蒲公英支持p2p,也就是說如果p2p打通,完全可以走用戶自己的網絡,而不受中轉服務器的限制。

更全面:由于是虛擬局域網,所以就像局域網一樣,幾乎支持所有ip層以上的協議,不必像花生殼一樣為每一個應用開一個映射。

蒲公英的產品眾多,從軟件支持windows,ios,Mac,安卓,linux開始,到硬件支持路由器,nas,第三方嵌入等,有眾多的平臺可供選擇,而我選擇了蒲公英路由器硬件,和眾多的軟件平臺,為什么要選路由器呢,首先是家里的路由器太老了,正好想更換,另一方面我選擇的蒲公英x5系列路由器是千兆網口,符合現在需求越來越高的網絡環境,而且帶usb口,可外接存儲設備,以及2.4g/5gWifi,支持局域網開機,最最重要的是蒲公英路由器內還集成了花生殼功能,真是一舉兩得。

蒲公英路由器到手后,開始做一些初始工作,如配置wifi,局域網ip,管理員密碼等。由于它是一款智能路由器,所以內部可用的功能很多,如行為管理,全端口,遠程開機,花生殼,QoS,文件存儲等,雖然沒有一些專業路由器功能多,但對于我來說夠用了,畢竟人家蒲公英是以智能組網為賣點的產品。

?

初步工作完成后,下面就組網工作了,首先登錄,輸入自己的oray帳號和密碼,然后在蒲公英智能組網菜單,選擇創建網絡,網絡類型選擇對等網絡即可。

默認情況下,免費版用戶支持擁有5個成員組網,其中3臺路由器,和兩個客戶端,對于我來說,已經夠用了。由于之前在初始化我的路由器時,已經綁定了我的oray帳號,所以在可選成員列表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蒲公英路由器,另外就是兩個可用的客戶端成員,不管怎么樣,先將它們統一選入我的組,然后點擊創建,完成。這時,我的路由器已經進入了組網狀態了。然后我先在手機上下載蒲公英,同樣使用自己的oray帳號登錄,這時,你會發現組內就是我剛剛選入的組成員,包括我的路由器,試著在手機上使用網絡工具ping一下我的路由器lan口ip,發現馬上通了,如果不信,可以將手機上的蒲公英軟件關閉,再ping一次(注意不要將手機連接在蒲公路由器的wifi下,這樣測試毫無意義)。

?

測試成功后,該我的樹莓派登場了,首先將樹莓派連接上蒲公英的wifi,然后再嘗試去ping,這時ping的將是樹莓派的ip地址(10.168.1.247),你會發現同樣能通,這時我們用手機自帶的vlc,打開之前 ,同樣也看到了樹莓派的攝像頭畫面,這時就代表了我可以在任何地方查看家里的樹莓派了攝像頭。

由于我平時在公司的時間非常多,所以在公司的windows上安裝一個蒲公英客戶端很有用,一方面不用使用手機的流量,一方面也能獲取更好的體驗,必盡電腦的性能遠遠強于手機。于是下載了windows客戶端,同樣的方式,登錄。發現windows版可以顯示每個成員的連接方式,很明顯我的公司電腦和家里的蒲公英使用了p2p連接,同時還能顯示路由器下面接的子設備(包括我的樹莓派)。這時再打開電腦上的vlc,查看攝像頭,畫面明顯更流暢一些。大功告成。

?

?

終于完成了網絡攝像頭的基本功能,下面將是進一步的針對自己的情況進行優化,由于樹莓派目前只是學習使用,不在家的時候一直開著也很麻煩,不僅浪費電,還有風扇噪音,但需要時,又希望能夠馬上打開,于是琢磨著買一個智能插座,說到智能插座,市面上太多了,這里我選擇仍然是oray公司的向日葵智能插座,這款插座與一般的插座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它除了定時和不定時啟動關閉電源外,還支持網絡wol開機,這樣,通電和開機,能一體化搞定,于是拍下了這個寶貝。由于這個插座是向日葵產品,所以先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向日葵app,然后登錄自己的oray帳號,選擇設備,點擊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智能硬件,并添加插座,按照提示順利添加插座后,就可以通過手機隨時控制家里的插座了。這時我的樹莓派再次登場,將電源插在智能插座上,完美。

?

這樣,一套可供我在公司隨時學習樹莓派,又能查看網絡攝像頭的完美方案做好了,每當我在公司希望查看樹莓派時,首先在手機上操作向日葵插座讓樹莓派通電,然后在電腦上打開蒲公英,再打開vlc,就能查看到攝像頭畫面了,另外還可以通過putty這樣的ssh工具進后樹莓派后臺了。

?

?

回想一下,這個方案仍然有一些不確定因素和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公司與家里的通訊速度,如果不能p2p,看視頻不能很流暢,當然,這需要在樹莓派上對網絡視頻輸出有更好的壓縮,所幸公司到家里的速度可以達到的70-80Mbits/s,在p2p模式還是很給力的。在公司看家里的nas電影都綽綽有余

折騰一個工業路由器,4G+智能組網,蒲公英R300A體驗

前段時間曬的StationPC極客主機,被有些值友認成了工業設備,其實那個不是哈,那個只不過是有工業外觀,然后能安裝Linux、安卓等多種系統而已,可玩性很高。不過,今天曬的這個就是個純工業設備了,這是個4G工業路由器,很牛皮,可玩性也比較高,一是可以直接插SIM卡,把4G變成WiFi,第2是,它還可以智能組網,這就跟專線一樣,組網之后就成了一個大的虛擬局域網。(左1蒲公英R300A工業路由器,左2StationPC極客主機)

按照慣例,先上開箱照,路由器采用了雙重包裝,保護的非常全面。

內包裝盒采用了翻蓋式的設計,環保材質,正面可以看到蒲公英的產品LOGO。

在包裝盒的側邊可以找到產品的標簽,上面注明了路由器的型號,功耗,MAC,密碼等一系列詳細信息。

包裝盒內,除了蒲公英R300A路由器主機,還包含了電源,天線,4G物聯卡,接線端子和掛墻螺絲,說明書等配件。

這里比較特別是的,兩根天線的長處粗細略有不同,大號的天線標識為4G信號專用,小一點的天線標注為WIFI信號專用。

電源體積非常小巧,采用DC圓口接頭供電,可以提供12V1A的穩定輸出。

隨機免費贈送了2張4G物聯卡,黃色這張是通用卡,按照提示在微信上激活,激活后卡內自帶2GB的流量體驗包。

還有一張是藍色的,這是張訂制卡,只能放到蒲公英路由器上用,激活之后有5G體驗流量,訂制卡便宜,99/月包含3000GB流量,年包便宜點,599/年,每月也是3000GB流量,折合49.9/月包。

蒲公英R300A路由器的正面帶有一個蒲公英LOGO,外殼是全金屬鍍鋅鋼板材質,不僅皮實,對日常散熱性能也有很大提升。機身體積小巧,不安裝天線的情況下,具體尺寸為96*94*28mm還不到一個巴掌大。

機身背部一左一右分別設置了WiFi和4G的2個增益天線接口。并配置了全尺寸SIM卡槽,支持全網通的4G LTE寬帶,兼容移動、聯通、電信的全網通??ú鄄捎脧棄喊惭b方式,牢固性和安裝精度都非??煽?,使用時可以保證信號穩定。

機身底部貼有產品名牌,這里可以看到路由器的具體參數,MAC地址,以及二維碼等詳細信息。機身背部的金屬支架采用模塊化設計,可向兩側展開,配合包裝里面的固定螺栓可以輕松完成背部懸掛的組裝需要。

由于定位工業級路由器,所以在蒲公英R300A的機身一側還能找到標準的DIN35mm的卡槽,可以輕松的固定在機柜的軌道上,卡槽同樣采用的模塊化設計,不需要的話也能自行拆除。

端口方面,蒲公英R300A提供了2個百兆網口,包含一個WAN/LAN口(可調節)和一個LAN口,兩個端口均為金屬接口,并采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電源接口也集成在這里,包含一個12V DC輸入接口和一個支持DC5-36V電壓輸入的端子接口,這種寬電壓端口在工業設計中頗為常見,可以匹配更多安裝場景。

雖然是工業路由器,但是用起來非常簡單,如果是用4G卡來上網的話,只需要放入4G卡,然后接入電源就可以使用了。

用4G卡勝在方便,在沒有有線網線和WIFI覆蓋的環境下,依然可以有網絡可用,不管是戶外,還是鄉下,只要有4G信號就有網絡可用就行,現在很多戶外的無人售賣機、工控設備啥的都在用這種4G工業路由器。4G功能確實提升了R300A路由的適應性。

通電之后,路由器側邊的指示燈會逐一亮起,顯示當前工作狀態。

然后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10.168.1.1”或“oraybox.com”,進入蒲公英R300A管理后臺,可以設置聯網方式,前面我已經插了手機卡,路由器就已經自動識別為4G聯網,當然了,如果同時接入有線寬帶的話,還可以實現4G和有線互為備份。

我這邊測試了一下路由器的4G網速,下載速度21Mbps,上傳速度34Mbps,這個速度還是非常不錯的,刷視頻,玩 游戲 妥妥滴沒有問題。

接著再來說一下路由器的智能組網,這也是蒲公英的特色功能,智能組網就相當于之前我們用的專線,組網以后就可以建立虛擬局域網。別看它只有一臺路由器,它可以實現硬件和軟件組網。組網需要到蒲公英網絡管理平臺,新建一個智能網絡。

給新創建的網絡取個名字,網絡類型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選擇,大部分人使用默認的對等網絡就可以。

然后開始添加硬件成員和軟件成員,硬件成本就是路由器本身,軟件成員添加之后會有個ID和密碼,到時可以在電腦或手機上登錄。

這里我們先添加蒲公英R300A,選擇硬件成員并輸入機身SN編號即可,手機APP操作的話,可以直接掃描機身上的二維碼。

除了用pc端之外,使用手機APP也可以輕松完成組網。

完成智能組網之后,功能就相當強大了,我們不需要公網IP了,也不用專線了,身處異地時,找個手機或電腦,用軟件成員的id登錄之后,就能遠程路由器所在網絡里的各種資源。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的路由器放到公司里了,現在我是在家里,本來公司里的電腦上在局域網里共享出來的文件,以及公司的OA辦公系統都只能在公司的局域網里才可以訪問。

智能組網之后,我家就和公司處于同一虛擬局域網了,相當于從公司里拉了一根超級長的網線拉到了我家里。在家里電腦上下載了蒲公英訪問端,用軟件成員的ID和密碼登錄,然后在家里電腦上輸入公司OA的ip地址,直接就打開了公司OA,遠程辦公沒有問題。

想像一下,4G再加上智能組網,然后放到這么一個工業路由器身上,在工控場景、智能監控場景下就有比較大的用武之地了,可以讓普通監控秒變智能監控,可以讓普通的工控設備、無人設備秒變智能設備,確實很方便。再就是,這款工業路由器還內置了看門狗的護持,長效穩定運行沒有問題,不用擔心路由器死機、斷電之后無法恢復。

當然了,這款蒲公英R300A的售價方面也非常令人驚喜,加上它布線更簡單,遠程管理也更方便,它的性價比真的十分突出。好了,這次分享就到這里,我是胖頭魚Moomin,下次見。

低成本NAS私有云解決方案:蒲公英X1智能旁路盒子初體驗

朋友送的這個小玩意已經放蒲公英linux了很久蒲公英linux,這兩天閑來無事研究了下,結果發現這看起來不起眼小東西,能做的事情很多。特別是目前網盤不是關停就是限速嚴重,有了這個旁路盒子,我們就能以極其低廉的成本組建起自己的NAS私有云,蒲公英X1旁路盒子的另一大優勢,就是解決了大多數家庭不具備公網IP的問題,這也意味著有了蒲公英X1我們在沒有公網IP、無需復雜設置的情況下,就能快速實現遠程訪問。除此之外,蒲公英X1還能實現旁路組網、遠程調試、虛擬串口及云打印的功能。

下面這個是蒲公英X1作為旁路盒子的典型拓撲圖,從中不難看出,X1和家里其它網絡產品都是運行在主路由器下面,只相當于區域網中的一個個體,完全不會改變原有網絡結構。從個人理解的話,蒲公英X1相當于在原有網絡的基礎上外掛了私有云、旁路組網等功能,后面就讓我們實際來看看這款很有意思的產品。

蒲公英X1的包裝非常小巧,搭配整體純黑的配色,越發顯得小巧玲瓏。側面可以看到蒲公英智能旁路盒子的字樣。

打開看到的就是朋友送的蒲公英X1,包裝內容比較簡單,除了蒲公英X1本體外,還有使用說明書及一條micro USB數據線。

蒲公英X1采用了非常方正的設計,整體尺寸僅有80*80*45,非常的小巧。盒子正面中間位置是品牌Logo,實際使用的時候會隨著不同狀態,改變呼吸燈顏色。盒子表面均采用了類皮膚涂層,拿手上手感相當不錯。

側面的USB2.0接口,通過這個接口外接U盤或移動硬盤,就可以組建低成本NAS私有云,通過這個接口外接打印機,就能實現云打印。

另一側則分別是百兆自適應WAN口、Micro-USB電源接口及重置鍵。

背面是產品標識,產品情況就簡單分享到這里,后面看看實際體驗情況。

產品名稱蒲公英linux:蒲公英智能旁路盒子

產品型號蒲公英linux:X1-2111

電源規格:5V-2A

管理地址:oraybox.com

默認密碼:admin

蒲公英X1提供有多種管理方式,分別是手機版蒲公英管理及客戶端,同時也適配了windows、安卓、iOS、macOS、Linux等各網端,方便管理部署。樓主這里windows客戶端為例,在瀏覽器頁面輸入 登陸云管理平臺,在云管理平臺初始頁面選擇SN碼登陸或賬號登錄。

樓主這里用的SN碼登錄,首次登陸后會提升需要我們手動更改管理密碼。

密碼更改完成后,開始初始化。

蒲公英X1提供了多種玩法,分別是作為傳統路由模式及私有云、遠程訪問NAS及云打印/遠程調試。如果作為傳統路由模式的話,蒲公英X1可以實現跟普通路由器一樣的寬帶撥號及無線中繼等功能,不過考慮到盒子網口接口只有一個,性能也不是很突出,做路由器不是很合適,我就不在這里一一展開了。

云管理平臺的主界面,左側是功能區,右側是執行及監控頁面。功能區提供了網絡狀態、智能組網、系統設置、網絡設置、行為管理、應用工具及應用中心等選項,可供調整的地方比較多。右側則分別是設備信息、智能組網、實時網絡狀態及實時協議監控等。

私有云大概是大家比較關心的,樓主這里把蒲公英X1掛載在主路由下一級,體驗用的存儲介質是一個金士頓64G優盤。搭建私有云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X1支持的硬盤格式必須是FAT、NTFS、esFAT、Ext2、Ext4、Ext4其中一種,GPT分區的硬盤目前暫無法識別。電源的話,樓主這里直接用的主路由上面的USB接口供電,省去了一個充電器。

完成蒲公英X1硬件組裝后,在云管理平臺網絡狀態(初始頁面)左側智能組網的玩法中選擇私有云,接著在應用中心可以看到三個蒲公英官方應用,分別是向日葵遠程開機、智能云打印及文件共享。

選擇文件共享,文件共享下面的共享開關選擇打開,一個簡單的私有云就創建完成了,操作上面非常簡單。

NAS私有云有了,后面就是這么訪問的問題,以手機端為例,下載并安裝蒲公英APP后,用注冊的ID登陸,點擊資源庫右上角的"+"號,選擇"Samba",在Samba中輸入主機IP,文件共享如果設置有用戶名及密碼的話,也要一起填入,名稱怎么高興怎么來,點擊保存自動退回到資源庫就能看到已經添加了的私有云文件夾,點擊后看到的就是你在云管理處開啟共享的優盤或移動硬盤。

進入后看到的就是樓主優盤上面的內容了,整個布局及操作跟大多數手機的文檔管理器比較拉近,我們可以在這里下載或上傳文件、圖片、視頻及新建文件夾。到這里一個完整的私有云搭建及使用過程就完成了。除了能通過手機客戶端上傳下載外,我們也可以在電腦上完成相應的操作,總的體驗下來,蒲公英X1的實用性還是比較高的。

簡單體驗下來,蒲公英X1的功能非常強大,不過受限于USB2.0接口速率的影響,大文件、視頻類的體驗并不是很理想。不過對大多數以圖片及文檔等小文件為主的用戶來說,一百左右的價格就能體驗完整的私有云及云打印功能,還是值得體驗下的,畢竟成品NAS或其它解決方案成本都比較高。

關于蒲公英linux和蒲公英linux開機自啟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標簽:蒲公英linux
標簽:丹東 威海 法律問答 黔東 貴港 哈爾濱 孝感 三明

巨人網絡通訊聲明:本文標題《蒲公英linux 防封卡(蒲公英linux開機自啟)》,本文關鍵詞  蒲公英linux 防封卡(蒲公英linux開機自啟);如發現本文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相關信息告之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系統采集于網絡,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
  • 相關文章
  • 下面列出與本文章《蒲公英linux 防封卡(蒲公英linux開機自啟)》相關的同類信息!
  • 本頁收集關于蒲公英linux 防封卡(蒲公英linux開機自啟)的相關信息資訊供網民參考!
  • 推薦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贺兰县| 万载县| 瑞金市| 勐海县| 婺源县| 鸡泽县| 绵竹市| 尚义县| 慈利县| 日喀则市| 于田县| 建瓯市| 新乐市| 毕节市| 连城县| 安宁市| 连云港市| 余庆县| 昆山市| 正镶白旗| 双城市| 蒙自县| 平度市| 玉环县| 长顺县| 柘城县| 盱眙县| 灵台县| 黔西县| 香格里拉县| 沙河市| 福安市| 蕲春县| 蓬安县| 中西区| 庄浪县| 象山县| 宜宾市| 楚雄市|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