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服務外包行業目前正處于發展的十字路口,傳統產業內涵和外延已經開始無法支撐起產業的新發展和新趨勢,傳統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已經開始無法支持產業未來的高速增長。如何裝備自己,與國際巨頭向抗衡成為了剛剛落下帷幕的2013年中國服務外包行業領軍者年會的主題。
服務外包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從國際市場大環境來看,歐美市場將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再度興起以及內包重啟潮流而大幅縮水。反觀國內市場,人力成本在逐年上升,人口紅利帶來的優勢正在減弱。中國現在正面臨著傳統的服務外包強國印度、以及一些如菲律賓、斯里蘭卡與柬埔寨等新興國家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
為了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服務外包企業不斷通過航和整合來實現優勢互補,2012年中國服務外包行業內的并購溫度不降反升,并且接連出現文思海輝、博彥、大展及軟通等業內領軍企業的合并及擴展。
在技術層面上,過去一年,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改變了20年來服務外包賴以生存的技術基礎和產業要素,外包服務的交易模式和交付模式也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中國服務外包人才基石工程正式發布
服務外包領域急需復合型專業人才
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中國服務服務外包校企聯盟秘書處執行主任、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王瑞在大會發言中表示,根據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根據多年協助企業選址落戶的經驗,發現在現在的跨國企業,在中國落戶選址時相對于人力資源的權重已經放在第一位,已經占到了65.5%。
但目前高等教育院校的育人標準與企業的用人標準存在著嚴重的脫節。服務外包企業在國際化的進程中急需復合型的專業人才,掌握發包國的語言、文化和技術方面的矛盾,包括需要知道發包的業務流程、風險的防范等,培養難度非常大。鼎韜外包服務有限公司CEO齊海濤在大會期間接受速途網的采訪時表示,目前鼎韜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咨詢服務,鼎韜所需的中高端的服務外包人才在市場上幾乎找不到,需招聘后,再花上一定的時間培養。
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服務外包人才,基石工程在大會中啟動,它由六個數據庫、四個系統和八個平臺構成。基石工程的總體目標在今年啟動,王瑞在發言中表示,希望通過三年的時間形成20個全國區域的分平臺,500個校企合作基地,一萬名高級人才。王瑞向媒體透露,希望一個平臺、一組基地、一個園區形成區域人才庫、形成人才云來構成全國的人才體系。(李小敏)